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感時篇 / 軟暴力

2010/05/27


【聯合報張作錦】

連孔祥熙都無力招架,遑論平民百姓

「軟實力」一詞大家耳熟能詳,「軟暴力」這三個字恐怕知道的人不多,我不久前首次聽到時,不禁悚然而驚。那時我正在境外旅行途中,遙聞國內《個人資料保護法》經立法院修正通過,心中更平添一些憂慮。
「軟實力」(soft power)這個概念,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Joseph S. Nye)在二十世紀九年代初提出的,從此啟動了「軟實力」研究與運用的潮流。依照他的觀點,「軟實力」是一種能力,它能通過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誘達到目的。換言之,藉用「軟實力」,能讓他人做你想要他們做的事。如此說來,「軟實力」之為用大矣哉!
相對的,如果我們要給「軟暴力」下個定義,那就應該是:不用拳頭,不用棍棒,不用酷刑,不用毒藥,你也可使他人遍體鱗傷,度日如年,甚至一死以求解脫。如此說來,「軟暴力」的力量也同樣大得很啊!
那麼,誰有這般「本領」呢?老實說,捨媒體其誰?
1941127,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閃電進攻香港,國民政府派飛機去香港接運旅港重要政、經、文化界人士。1221重慶《大公報》發表評論說,飛機運回的卻是孔祥熙家人、老媽子、四十二個箱籠和七隻洋狗。此訊引發嚴重學潮,釀成「打倒孔祥熙運動」。大陸社科院研究員楊天石,近年研究蔣介石頗負時譽。今年318日在《南方周末》上發表文章,題為〈「飛機洋狗」事件與打倒孔祥熙運動:一份不實報導引起的學潮〉。他以整版的文字,證明這是一條假新聞。世人多罵孔祥熙為貪官,那當然要靠證據說話;即使他真是貪官,與他是否利用職權以公務飛機運自家洋狗,是兩件事。運狗事他若沒做,就應還他清白。
從另一方面看,地位顯赫如孔祥熙者,蒙此不白之冤數十年,還要後世學者替他「平反」,一般升斗小民碰上新聞界的「軟暴力」,有何能力自衛或反抗?
《個人資料保護法》草案原規定,媒體蒐集個人資料,應告知當事人。在立法院審議時,外界咸認有干涉新聞自由之嫌。經立法院復議,撤銷了這項規定。有人為台灣的充分自由民主而稱慶,有人則擔心既然「人肉搜索」變成合法,不僅媒體可無視個人的隱私,肆意踐踏,更可能是「人民警察」時代的來臨。
大家還記得台北市一位前女議員的「光碟」事件嗎?媒體傳播她的私生活,為了哪項「公共利益」?害得她不能做人,從此離鄉背井,遠走他方,路途之坎坷,可以想見。「傳播界」賣光碟賺了錢,又在閱視率上得了便宜,有人為他們的「軟暴力」反省、檢討過嗎?
一位小學老師和他的女學生發生親密關係,事情洩露,他要求新聞界不要說出他的名字。但一家「仗義執言」的報紙登出他的名姓,他當日上吊自殺。老師與未成年女學生發生那樣的事,自然可受公評,但不寫出當事人名字並無損於新聞之完整性及記者的社會責任。
新聞自由是民主國家的基石,而一個民主國家必應也必能保護包括隱私權在內的個人人權。若是「軟暴力」無限延伸,自由和民主就可能相對收縮。
「個資法」是一把雙面刃,看我們要哪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