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快船到日本

(上)

【聯合報╱衷曉煒】 2011.04.28 03:37 am

這道光第一次似乎能夠跨越一個多世紀以來,中日二國的愛恨情仇:中共總理親致悼忱,電視停播抗日劇碼;然後,中國也宣稱她最大的一艘海巡艦──排水量三千噸的海巡21輪,已經完成準備,隨時可以前往日本參與救援……

那個一衣帶水、一葦可航,古史裡叫它「委奴」、「倭國」,或是「海中三神山」的東瀛鄰邦,遭逢千年一遇的震災。電視上災民啼飢號寒,激動了泛華人文化圈的巨大能量,出錢出力,恩仇盡泯。在這「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的惻隱之心下,我看見了人道的光輝。
這道光第一次似乎能夠跨越一個多世紀以來,中日二國的愛恨情仇:中共總理親致悼忱,電視停播抗日劇碼;然後,中國也宣稱她最大的一艘海巡艦──排水量三千噸的海巡21輪,已經完成準備,隨時可以前往日本參與救援。
不管怎麼說,不到七十年前,還在生死相搏的世仇,現在能夠著眼在更高的人道價值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雖然比起德、法二國在二戰之後六年內就締結緊密經濟同盟,五十年內就共同推進成為歐盟,中、日還是慢了一些。特別是讓對方的作戰軍艦開進領海、停泊上岸這樣敏感的動作,或可算是這次世紀天災,因禍得福帶來的「互信紅利」。
翻開近代歷史,從明朝的倭寇到近代的日本聯合艦隊,感覺上總是日本的船開到中國燒殺劫掠,而中國的軍艦能航行到日本的,卻屈指可數。

1274年與1281年
蒙古艦隊,對馬島、博多灣

最遠的紀錄大概就是十三世紀,元世祖忽必烈對日本發動的二次遠征吧!成吉思汗的子孫,血液裡的征服基因並未受阻於大陸的自然疆界,蒙古馬的鐵蹄通過舟楫而伸展到了海外──占城、爪哇,特別是日本。1274年,大將忻都、劉復亨、洪茶丘、金方慶(後面這二位都是高麗人),領兵一萬五千,以戰艦九百艘第一次東攻日本。
這群東海上來的侵略者,帶給日本相當大的震撼:幕府武士們吃盡了從來沒看過的新戰術與新武器──火藥的苦頭。根據日本史書的記載:「擊鼓鳴鑼,殺聲震天。日軍戰馬跳躍不安,驚恐打轉。」又有化學戰:「……蒙古矢短,但矢根塗有毒液,射上即中毒。」蒙古的指揮與組織也占了極大的優勢:「敵數百人箭射如雨,長矛柄可刺進鎧甲縫隙。元軍排列成隊,有逼近者,中間分開,二端合圍,予以消滅……大將居高處指揮,進退擊鼓,按鼓聲行動。」此外,日本人也盛讚元軍作戰英勇且戰技優良:「善騎馬,力大,不惜命,豪勇自如,善於進退。」當然最可怕的還是聞所未聞的火器:「鐵砲中裝鐵彈,隨著火焰噴出,四面烈火,煙氣瀰漫,其聲淒厲,心碎肝裂,目眩耳聾,不辨東西……」(宋宜昌《談元朝伐日》)
這個意在示威的攻勢只持續了一天,元軍就因為情報不明與日軍抵抗頑強而撤退。1281年,忽必烈再發蒙古、高麗,以及「江南軍」──也就是南宋的降卒,十四萬人,戰船四千四百艘,二次東征日本。史書上說日本「舉國震怖」──後宇多天皇親在神祇宮祈禱七個晝夜,龜山上皇則赴伊勢神宮禱祝,願以「身代國難」,武士貴族紛紛寫經捐輸,祈求上蒼降靈,協助擊退這海上來的惡魔。
結果老天爺真的顯靈──天照大神吹下一陣大風,幫自己的子民驅除了強敵。在颱風的威力下,侵略的蒙古大軍死傷慘重,多數戰船或沉或毀。這個故事給日本人的印象如此深刻,以至於二次大戰末期,當壓倒性的美國艦隊節節進逼時,日本的年輕飛行員們,也以「神風」為名,組成自殺敢死隊,期以「一機一身換敵一艦」。

1886年
北洋艦隊,長崎

接著我們來到十九世紀。二個原本分別囿於德川幕府的鎖國令,與乾隆皇帝「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的國家,被迫在西方砲艦叩關之下作出回應,決定擁抱海洋,分頭建設海軍。當時的鐵甲艦就像今天的巡弋飛彈、人造衛星,或奧運金牌數一樣,象徵著國家的威望與力量。
中國人走得比較快。中國的北洋艦隊,實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有人說是世界第四,有人說世界第六,總之排名在美國海軍之前。從英德等國採購的先進鐵甲艦讓日本人羡慕不已──其中鎮遠、定遠二艦排水量各為七千三百噸,是當時舉世聞名的巨艦──有一點可以說明它們當紅的程度:據說當時的日本兒童都在玩「打沉鎮遠」、「打沉定遠」的遊戲。
1886年七月,李鴻章以「迎接參加中俄吉林東界勘定談判大臣」吳大澂為由,派艦前往俄國的海參崴。接到人之後,艦隊順便遊弋朝鮮半島水面,實兵演練之餘,不無向日本炫耀武力的意味。
8月1日,艦隊抵達長崎進行維修。長崎市民爭睹來自中國的,龍旗飛揚、威風凜凜的巨艦,在失望、驚嘆、羡慕、嫉妒等各種情緒瀰漫的氛圍之下,「長崎事件」爆發了。
起因其實很簡單。根據《長崎快報》報導:一些喝醉的水兵前往一家妓館尋歡,跟當地人發生糾紛,有六個中國水兵前往派出所理論,「非常激動,大吵大鬧,引起衝突。日警一人旋被刺傷,而肇事的水兵也被拘捕,其他水兵則皆逃逸。」這只是事件的前奏。
二天之後,另一批水兵放假,登岸休假的官兵與日警及當地市民發生大規模械鬥,雙方棍棒、磚石、沸水、刀劍齊飛,死傷失蹤近百人。事後中日雙方進行了冗長的外交談判,當時中國人的拳頭比較大,所以態度強硬──洋提督英籍的琅威理還主張砲轟長崎,對日開戰。最後雙方互相賠錢了事。
這個事件深深地刺激了日本人的民族自尊。1887年,明治天皇下令撥內帑三十萬元作為海軍建設經費,華族與富豪無不競相捐款,這些資金全被用作擴充海軍軍備。

1891年
北洋艦隊,橫濱

五年之後的另一次訪問卻是歌舞昇平,雲淡風輕。1891年六月,應日本政府之請,清廷派遣北洋艦隊的主力艦艇──定遠、鎮遠、致遠、靖遠、經遠、來遠──這六艘都是由國外知名船廠建造,也是世界海軍同級艦中屬一屬二的佼佼者,由提督丁汝昌率領,編隊赴日進行友好訪問。
艦隊抵達東京灣的橫濱港,旗艦定遠按例鳴二十一響禮砲,向日本海軍致敬,日本方面負責接待的高千穗艦鳴砲作答;此時停泊在港中的英、美軍艦也紛紛鳴響禮砲,一時間砲火轟鳴,此起彼伏,儼然太平盛世,萬國齊心。
當時日本各界對於中國艦隊的觀感相當正面──而且欣羨之中帶著幾分敬畏。法制局長尾崎三良回憶:「巨砲四門,直徑一尺,為我國所未有,清朝將領皆懂英語……」明治維新代表性的思想家與教育家福澤諭吉,時任《時事新報》主筆,也感嘆道:「艦體巨大、機器完備、士兵熟練,值得一觀之處頗多。」東京的《朝日新聞》也以「清國水兵現象」為題,報導了參觀北洋艦隊的感受:「登上軍艦,首先令人注目的是艦隊的情景。以前來的時候,甲板上放著關羽的像,亂七八糟的供香,其味難聞之極。甲板上散亂著吃剩的食物,水兵語言不整,不絕於耳。而今,不整齊的現象已蕩然全無。關羽的像已撤去,燒香的味道也無影無蹤,軍紀大為改觀。水兵的體格也一望而知其強壯武勇……」
日本政府的接待也充分表達了禮遇與善意。外相嗄本武揚邀請中國海軍軍官五十餘人,參加小石川兵工廠後樂園所舉行的遊園會,現場並有軍樂隊與儀隊演奏以示隆重──只不知東洋賓客們聽到北洋艦隊的制式軍樂〈鐃歌〉、〈凱歌〉,這幾首由琴瑟笙簫等中式樂器演奏出來的軍歌時是何種感覺。作為答謝與回請,丁汝昌在定遠艦上舉行了招待會,邀請包括國會議員和記者在內的日本各界人士出席。會議非常成功,日本新聞界稱許淮軍行伍出身的丁汝昌「文明開化」、「見識頗高」。
然而世間事的精采之處,通常都不在於陽光燦爛的大江大海,而在於檯面下的暗礁伏流。日本媒體只觀察到皮相,而日本軍人則看出了北洋艦隊的弱點:大砲砲管上竟然晾著衣服。堂皇現代化的外表之下,軍紀、人事、後勤、補給都潛伏著致命的缺陷。
其後這二支艦隊的命運恰如交錯而過的火車,分頭奔向興盛與衰落二個終點。清廷以經費短缺為由,停止了一切槍砲鍋爐艦隻等的投資,中國海軍的發展陷入停滯。相反地,日本急起直追,先是建造了速度快、火砲口徑大,但是裝甲單薄的「三景艦」──松島、岩島、橋立,專門對付眼中釘定遠與鎮遠。隨後又從英國購入當時世界最先進、最強大的戰艦「吉野」,二國海軍的力量天平決定性地逆轉了。
然後就是1894年,甲午戰爭的大悲劇。曾經威震世界的北洋艦隊,從長崎事件的砲艦外交到甲午年的全軍覆沒,僅僅只有八年。

【2011/04/28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

【聯合報╱衷曉煒】 2011.04.29 02:59 am


定遠官兵們的英靈不泯……當地神社的神官曾在半夜撞見制服水兵的形影在定遠館徘徊,還聽到有山東腔的、威嚴的「稅」(誰)喝問聲,企圖保衛他們已經灰飛煙滅的船……

1895年
定遠艦、鎮遠艦,福岡太宰府

那二艘中國的驕傲,後來是以另一種身分與形態到了日本。
1895年二月,日方魚雷艇隊衝進威海衛港區,企圖一舉消滅北洋艦隊殘部,一顆魚雷擊中了定遠左舷,它失去了航行能力,先是坐礁充作砲台使用,隨後管帶劉步蟾在自殺殉國之前,下令「自行轟散」以免資敵。
定遠的部分殘骸被日本打撈起來:它的舵輪被一名住在長崎的英國人買去作為咖啡桌使用;它的鋼板與木材被運到了福岡太宰府,建造了名為「定遠館」的別墅。
然而定遠官兵們的英靈不泯。定遠館落成之後,始終人氣不旺,因為傳說生為英雄、死為鬼雄的水手們無法忘卻職責,魂魄依舊縈繞在他們生時服役的船材之上。當地神社的神官曾在半夜撞見制服水兵的形影在定遠館徘徊,還聽到有山東腔的、威嚴的「稅」(誰)喝問聲,企圖保衛他們已經灰飛煙滅的船。
它的姊妹艦鎮遠則成了戰利品,被日本海軍編入「二等戰列艦」的行列,仍然叫作鎮遠。後來在日俄戰爭裡,還頗立下了些汗馬功勞──旅順口的封鎖作戰與黃海海戰,都有它的蹤跡。1911年退役之後被拆解報廢。部分零件像是船錨和砲彈則被搬到東京上野公園內展覽,以炫示皇軍的武勇。二次大戰後,國民政府以戰勝國的地位向日本索回了原屬鎮遠的遺物。

1934年
寧海艦,兵庫縣

「寧海」艦是南京國民政府委託播磨造船所建造,適用於內河航行的小型淺水巡洋艦──排水量只有2,500噸。原訂於1931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時下水,可是就在行將完工之際,發生了「九一八事變」。
國府本來相當擔心日本政府是否會藉故將它沒收,還好當時的文人內閣還能嚴守軍政分離的分際。雖然日本全國正處於戰爭前夕的興奮狂熱裡,可是當地居民與造船所的員工,仍然對接艦的中國海軍官兵非常殷勤──還特地為他們從神戶請來中國廚師。結果一切順利,1931年10月10日上午10點10分,在應邀觀禮的日本貴賓與中國海軍軍官同時高呼的「中華民國萬歲」歡呼聲中,「寧海」艦正式下水,移交給中國海軍。
三年以後的1934年,近代日本公認的「軍神」東鄉平八郎去世──他是日俄戰爭時帶領聯合艦隊,在對馬海峽一役全殲帝俄波羅的海艦隊的元勛。日本為此舉行了隆重的國葬。為了表示對這位海軍偉人的敬意,美、英、法、荷、義等國海軍都派專艦前往悼喪,唯一一個非西方的致悼國就是中國,而代表中國參加這個儀式的,就是寧海艦。
結果寧海艦大出鋒頭。阿川弘之的《軍艦長門》裡說:日本海軍的接待人員覺得英美這些大國的海軍表現平平,反而是弱國中國的海軍,「……寧海號的人員威風凜凜的英姿……船員的守規矩、動作機靈一點也不輸海軍的本家──英國戰艦船員。」阿川還意味深長地補敘:「接觸過他們的人都認為:不能小看這些『清國奴』的海軍。」
我想對照一下2007年十一月,「深圳」號導彈驅逐艦訪問的事。中國海軍官兵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艦長用欽敬的口吻說:「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自衛隊成員嚴謹的作風和敬業的精神與禮節值得我們學習。」
而對於深圳號,負責接待的日本海上自衛隊「雷」號航空長則說:「通過這幾天……近距離的接觸,發現中國海軍官兵不僅要求嚴格,而且素質全面,軍事知識特別廣博,這是我少見的。」
寧海與深圳,八十年前,八十年後,海上男兒惺惺相惜的情緒似乎沒有什麼差別。

1904年
仙台

先輩們的感覺也是如此。所以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才有幾十萬中國留學生前仆後繼,絡繹不絕地乘船來到這個看起來熟悉又陌生,「一半是異域,一半卻是古昔」,感覺上像學生又像老師的地方研修學習。這次的重災區仙台,也曾迎接過一位特別的客人。
1904年仙台當地的《東北新聞》刊出這樣一則協助尋屋的廣告消息:「清國人周樹人本年二十二歲,1902年遊學本邦,這次允許入本市醫專。日前來仙,眼下因找不到有支那料理的寄宿地頗感困惑……周氏雖來朝不久,卻操流利日語,秉性快活……」云云。
他就是魯迅。這個南京礦路學堂畢業的高材生,就在畢業當年,決定從頭開始,成為仙台東北大學第一個外國留學生。在這兒,他棄醫從文,認為救國須先救思想,希望藉由文學改造中國人的民族劣根性。
雖然只在仙台一年半的時間,但他與解剖學教授藤野的師弟之情,始終為人津津樂道。在魯迅北京故居的牆上,至今還懸掛著藤野先生所贈,寫著「惜別」兩個字的相片。折服於恩師的認真態度,魯迅自述「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從這段描述,我們彷彿看到昏黃的燈光下,日本嚴師,課讀熱切學習的中國學子的動人情景。
剝除了「日本鬼子」的皮相之後,我們會發現:中國、日本,彼此之間的差異真的不多。一千五百年前日本人拚命吞吮隋唐文化的乳汁,一千五百年後,換成我們驚嘆日本民眾的素質──受災地區秩序井然,雖然還不到男女分途、路不拾遺的地步,但海峽二岸已有許多反省,提醒應該反求諸己:為什麼在公德方面我們總是必須「禮失求諸野」?
日本有人已經在探討:能否將這次的天災危機,轉化成民族復興的契機。他們說:近代日本第一次開國,是在1853年,美國的培里提督黑船開港,這奠定了日本「脫亞入歐」,崛起成為東亞強權的基礎。第二次開國,是1945年戰敗之後被同盟國占領,這帶給了日本一部非戰憲法,與五十年的和平繁榮。現在,海嘯與核災或許會迫使「日出之國」的子民們進一步思考第三次開國的可能性。
如果真有第三次開國,中國與日本的心門,都會同時打開嗎?都能放掉「你是大和」、「我是炎黃」的「祖國」情結與矜持嗎?都能深思「天地間,人為貴」(曹操〈度關山〉)的道理,能揉合孫中山的「大亞洲主義」和日本人曾主張的「大東亞共榮圈」,進而求同存異,共生共榮嗎?
海涅在讚美蕭邦時,不從民族人種的角度出發──因為音樂家的成就已然跨越國族的藩籬:「波蘭使他具有深厚的感情和痛苦的歷史遭遇;法國給了他瀟灑優雅的風度;德國讓他深深地夢幻遐想……在這種時刻,他既不是波蘭人,也不是法國人,也不是德國人。他的起源還要更遠:他來自莫札特、拉斐爾和歌德的故鄉;他的真正祖國是詩的國度。」
如果真有第三次開國,我期待會是二千二百年前,那個叫作徐福或是神武天皇的人,剛剛在「日南地方」登陸時的景象。艙門開啟,來自中土的俊秀男女、能工巧匠、五穀種子迤邐而出,他們的耕作技術能化荒成田,他們的百草醫藥能延年益壽,他們的強弓硬弩足以射殺巨鯨……
如果真有第三次開國,我期待中國與日本都能戰勝自己的恐懼,爬過那座「民族大義」的分水嶺。就像房龍的《寬容》,開場白裡寫的:「我到了山的那邊,我的腳踏上了新鮮的土壤,我的手感到了異族的觸摸……山那邊也有牧場,草地一樣肥美,男人女人有著和我們一樣的血肉,他們的城市也有千年勞動創作的輝煌……跟我來吧!……那裡也有神的微笑!」
這樣的國度,才是所有人的真正祖國。

【2011/04/29 聯合報】@ http://udn.com/

閒話吃喝/下酒菜,請問芳名

【聯合報╱文/方梓】 2011.04.28 03:37 am

下酒菜不管是不是因酒而生,都得有名有姓。在網路書店敲下「下酒菜」關鍵字,一長排的書單出現,台式、日式、西式、法式、綜合式都有……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冬日天寒特別喜歡白居易這首〈問劉十九〉,我總是一廂情願的將「紅泥小火爐」想像是用來燒煮下酒菜兼取暖,不是用來溫酒。我不嗜也不善飲,所以一點也不想知道浮著泡渣新釀的是什麼酒,比較好奇的是,什麼樣的下酒菜?

古裝電影裡的客棧
大家吃什麼下酒菜

「店小二來一壺酒,小菜也來幾盤。」《龍門客棧》或古裝電影、電視劇裡,不管是誰到了客棧,似乎都會跟店小二或掌櫃的叫酒點菜;市井小民或文人遇到喜事或不如意也常沽了一壺酒回家,就著小菜淺酌或豪飲。這時,我總是睜大眼睛想看清楚到底是什麼樣的小菜,盤子裡總是濃咖啡色似的菜肴分不清是葷是素,它們就像路人甲,無名無姓。我常常妄想影片畫面在此定格,拉出一個畫面,特寫展示這盤(多半是複數)下酒菜是什麼。
讀《浮生六記──卷二 閒情記趣》「蘇城有南園、北園三處,菜花黃時,苦無酒家小飲。……芸曰:『妾見市中賣餛飩者,其擔鍋、灶無不備,盍雇之而往?妾先烹調端整,到彼處再一下鍋,茶酒兩便。』余曰:『酒菜固便矣,茶乏烹具。』……」沈三白有了看油菜花黃的雅致,卻苦無酒家小飲,芸娘借了賣餛飩的擔鍋打算自炊酒菜。我連看了幾遍仍只有「烹調端整、酒菜固便」,還是無法得知究竟芸娘烹調了什麼下酒菜,乾脆想像是吃餛飩、喝酒、看油菜花(畫面是有些奇特),至少餛飩有名有姓,不是「酒菜固便」的代名詞。
古典或現代文學作品中,多數以「下酒菜」、「小菜」含混帶過,就是不明確告訴讀者拿來下酒的究竟是什麼菜,常引發我「請問芳名」的衝動;倒是王禎和在〈嫁妝一牛車〉中「賣某做大舅」的阿發在妻子與小三(別懷疑,五、六○年代台灣就有男的小三了)要燕好時,拿小三「孝敬」的啤酒(這個小三還真善良)避到料理店點一盤炒螺肉、一碗意麵,「有錢便當歸鴨去,一生莫曾口福得這等!」

說是去啤酒屋喝酒
其實菜肴比酒引人

因為「當了烏龜」,王禎和特別讓阿發的下酒菜之一是當歸鴨,不是黑白切。意麵是填飽肚子,當烏龜也不可跟胃過不去;炒螺肉(蝸牛肉)應該沒什麼特別意涵,是那個年代花蓮人最主要的下酒菜(蔥、薑、蒜、辣椒和九層塔醬爆,口感像雞胗,的確很適合啤酒)。
不同的族群對食物有不同的喜好,下酒菜亦然,不同的族群酒不同,酒菜也相異。以台灣來說,從日治時代至今,因酒類差異,酒菜也有所分別,小吃店和大酒家的酒菜當然有所不同。撇開江山樓、春風得意樓、寶美樓、高賓閣這些有錢有閒及文人聚會場所的酒菜,日治時期市井小民的下酒菜最常見的是炒花生,奢侈一點「豆乾切兩塊」,再好一點大概就是「黑白切」(名詞是九○年代才定調,菜色是從日治時期就有)。早期台灣人喝酒很低調,三五好友或一個人在家、在料理店小吃攤,下酒菜是家裡或攤上有什麼切什麼。
後來,台灣流行一窩「瘋」,喝酒也是,而且極高調行事;八○年代瘋啤酒屋,台北市某些街路啤酒屋林立,一群人吆喝著,下班後或消夜不去啤酒屋就趕不上流行。
說是去喝酒,其實菜肴比酒吸引人,融合台菜、川菜、粵菜等「啤酒屋料理」紛紛推出,為了讓顧客多喝啤酒,這些料理不管哪一菜系都要「赤、醬、辣、鹹、油」,酒和菜相輔相成造就了許多「三杯料理」:三杯雞、三杯中卷、三杯豆腐等;三杯料理的基礎元素是一杯麻油一杯醬油一杯酒,加上氣味濃烈的蔥薑蒜辣椒及九層塔(難不成炒螺肉是三杯料理的始祖?),和肉類或海鮮食材都非常搭合,食下這些菜肴,豈止喝三杯,果真十分下酒的菜。

啤酒屋「三杯料理」
開啟了創意料理風潮

啤酒屋的「三杯料理」其實也開啟了創意料理,複合式的餐廳紛紛開張標榜創意菜,也就是融合各種菜系,同時可以吃到白斬雞、麻婆豆腐、粉絲蟹煲……四大或八大菜系一家親;或是完全超脫各種菜系,就地取材開發新的菜肴。
在大家瘋啤酒屋的同時也有一批人拿XO乾杯,酒櫃比書櫃有實力;接著是紅酒登場,也是從乾杯到誇耀年分、產地,這時是九○年代後,台灣走入異國食物的街道,不管哪一國的菜,幾乎都用紅酒佐餐。
Sindey W. Mintzs在《Tasting Food,Tasting Freedom》提到,英國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茶,是樁重大事件,因為它預示了整個社會將要轉型,社會與經濟基礎都會脫胎換骨。其實也就是常說的「富過三代才懂吃穿」,吃不止是填飽肚子,也是體現人類生活的樣態和傳達思想。料理達人王祥富說:「餐飲就是美酒與料理的結合,各國名菜,不外乎是由下酒菜而來的。」的確,下酒菜不管是不是因酒而生,都得有名有姓。在網路書店敲下「下酒菜」關鍵字,一長排的書單出現,台式、日式、西式、法式、綜合式都有,這些下酒菜彷彿都帶了身分證,從古今中外擠擠挨挨的來此會合,它們不再是酒的附帶品,在廚師的展現下獨領風騷。希望下次看到的影視或文學作品中,下酒菜不再是代名詞而是專有名詞。

【2011/04/27 聯合報】@ http://udn.com/

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男人要聽,女人愛看/34歲嫁皇帝

【聯合報╱林亞若】    2011.04.24 03:02 am

當年8歲的「她」一見鍾情愛上的男人,26年後為她的美貌著迷,即使她已經歷過流產、生女、意外喪夫,這個男人仍力排眾議,執意要娶她。
還有什麼能比這浪漫的呢?
「她」是茉荷茹妮莎,印度歷史上的武則天。34歲時,以寡婦的身分嫁給當時蒙兀兒帝國的皇帝賈汗季,成為皇后。
女人總是害怕年華老去,再無法讓男人心動,尤其是東方女性更為在意,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裡的女主角巧巧桑就感嘆:「我已經15歲,算很老了。
」讓來自美國的男主角感到不可思議。相較之下,茉荷茹妮莎就正面積極許多。根據野史,她即使已經「高齡」34,卻仍然不放棄遇見皇帝的機會,最後讓皇帝定睛在她臉上,問:「妳是誰?」
她的人就如同皇帝為她所封的封號「努爾‧賈汗(世界之光)」一樣,她的自信讓她成為一顆寶石,其奪目的光彩讓後宮三千佳麗相形失色。她的魅力並不因她的年 紀而消逝,反而更增添了嫵媚與成熟的韻味。當其他年輕貌美的嬪妃只顧著照鏡子端詳自己的美貌,期盼能被皇帝寵幸時,茉荷茹妮莎所想的,卻是要成為皇帝的一 切,不僅是一夜纏綿,不僅是成為其中的一名嬪妃,而是皇后、戀人、朋友和妻子,甚至是一個可以分擔國事的對象。
她辦到了,如願嫁給皇帝,讓她8歲時所許下的願望成真!她雖然是皇帝的第20個妻子,卻是最後一任妻子。皇帝一直到臨死前都不相信御醫,只要求茉荷茹妮莎相伴。
在那個女人鮮少露臉,更別說是發言的印度蒙兀兒帝國時代,茉荷茹妮莎卻在皇帝的縱容之下,戴著面紗垂簾聽政,如同輔佐唐高宗的武則天,統治蒙兀兒帝國長達 17年。她晚期更擁有自己的貿易商船,定期往返於阿拉伯海,並且鑄造刻有自己名號的硬幣,開創一個屬於她自己的新紀元,並成為後代詩歌所歌頌的對象。
這樣的女人怎麼不讓人欣賞?

水女人宣言:
真正的美麗像鑽石,經過時間的切割與磨光後,才能散發璀璨動人的光彩!
【2011/04/23 聯合報】@ http://udn.com/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揚中河豚 蘇東坡「值得一死」的美味

【聯合報╱香港特派員李春】

2011.04.19 10:51 am

著名的極品河豚菊花黃,上用新鮮竹筍相蓋上桌,最貴的長江大酒店,一條480元人民幣。
記者李春/攝影
「煙花三月下揚州」是千古名句,「揚花三月下揚中」是饕客的寶典。揚中與揚州一江之隔,這個時節去揚中,為的是吃連蘇東坡都說「值得一死」的河豚。
揚中今年首度打正旗號,舉辦「中國揚中河豚節」。揚中市長孫乾貴說,揚中「一改過去遮遮掩掩、欲說還休的尷尬」,直接站在前台舉辦河豚節。
河豚與刀魚、鰣魚並稱「長江
養殖的河豚名品菊花黃。
記者李春/攝影
三鮮」。值此季春時節,下揚中吃河豚者絡繹於途,揚中市的酒店難訂房,有名的食府訂不到位,每天要吃去河豚十五噸。
揚州太有名,揚中又是個什麼樣的城市?人說這裡號稱「中國河豚島」,還是中國烹飪協會掛牌的「中國河豚美食之鄉」。
不論從南京東去,還是由上海西下,到得鎮江丹陽路口下高速公路,只要過一條「揚中一橋」,就登上長江上崇明之後的第二大島揚中。與崇明一樣,島是長江沖沙而成,那揚中二字,簡言之就是揚子江中一大島。
揚州市委書記凌蘇舉著一張地圖說,揚中是「中國河豚島」,名字是長江給的,看這島的形狀,長江就把她沖積成一個河豚的形狀,「這裡是河豚嘴,那裡是河豚鰭」。
中國的長江、珠江以及渤灣江河入海口,都有河豚,每年中國捕撈和養殖產出河豚萬噸,其中兩千噸出口,八千噸被吃掉。能有「中國河豚島」之名,當然不只是因地貌形似,還因其河豚產得特別,河豚烹煮獨到。
凌蘇說,河豚游到這裡,不再往上了,留在這江中島水域產卵,所以這裡河豚最多,品質又最好。每年河豚季,有十萬人來吃河豚。
揚中市河豚協會會長何萬新說,河豚三、四月間,體態最肥美,肉質也最鮮嫩。
長江三角洲乃至北京這樣大城市吃河豚的人,每到此季,都要專門跑到揚中來吃河豚。這裡的河豚,品種多,頂級的條紋東方豚、菊花黃等,其他地方也不易見到。
他說,因位處長江江中,四面環江,早年這裡人都是漁民,天天吃江鮮,創做出獨到江鮮烹飪手法,以前一家人做河豚,一村都會飄出河豚香來。

2011/04/19 聯合報】http://udn.com/




領導想念美味 河豚大師飛北京

【聯合報香港特派員李春】
2011.04.19 10:51 am

特級河豚烹飪大師孔慶璞,手端的是私家河豚魚籽。
記者李春/攝影
到揚中之前,聽說這個「中國河豚島」上,有數位頂級的河豚烹飪師,有幾位源自長江三角洲的領導人要吃河豚,頂級的師傅要飛到北京府上做河豚。其中一位最牛,要帶齊揚中的河豚、江水、草、調料前往,讓領導人吃開懷。
這位河豚大師就是揚中白玉蘭酒店的總經理孔慶璞。當今有「中國烹飪大師」頂級名號者有多位,但同時有「特級河豚烹飪師」稱號的不多。因河豚烹飪,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揚中河豚文化代表傳承人」稱號的,暫時只有孔慶璞一個。
提前數天預約,那天到白玉蘭酒店見孔慶璞,他準備了一桌菜,大部份沒有菜單,由他獨創,其中又有兩道河豚,是所謂的經典,其中一道,正是被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明宮河豚煲」。
孔慶璞說,所謂「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東晉歷史中就有吃河豚的記載,明朝都南京不但吃河豚、更吃出花樣。這道菜就是掘明宮河豚的吃法,再加以現代的創新而得。其特點,是將四尾河豚與揚中當地野生燕草入煲,河豚身上留有大部份的東西,包括一般人不敢入菜的內臟,味不止鮮美,更加原汁原味,還具江風野味。
孔慶璞用匙在煲內分別盛起兩塊白色的物件,讓男性吃下,告知這叫「男人加油站」,其實是俗稱「西施乳」的河豚睪丸;另一塊讓女性吃下,告知為「女性美容院」,其實是河豚的卵巢。這兩者皆有劇毒,卻極味美,孔慶璞令其都入饌。
孔慶璞轉身入廚,順臾端來一碟焦黃物,要記者試食,入口一股清香上腦,看著記者咽下,才告知這是河豚魚籽,就是人們說的河豚身上最毒的東西之一。這是店中珍貴的非賣品,至於怎麼做的,他絕不透露。
孔慶璞說,做河豚難就難在到底何時才是所謂的香濃「頂點」,最美妙的感覺在鍋中也就差三到五秒。做得好自己也陶醉;做不好,那就是一條普通不過的魚。
他不承認有江蘇籍的「貴人」要吃河豚,他被請搭飛機到對方的府邸去做,但一定要揚中的水,一定要用自己配的料和油,不然就做不出這個味。當然,也有富豪吃河豚,是派人到店裡,等著做好,真空包裝,直奔機場,他下午做,對方晚餐吃。
孔慶璞講起河豚,不時冒出幾句英語。原來早年他是英語教師,以後做到校長,只是從小愛做飯,最後連官也不當,去打理那不掛牌只做熟客生意的白玉蘭酒店。到河豚季,當地政府訂位也得提前排隊。

2011/04/19 聯合報】http://udn.com/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移居埔里媽祖 回大甲會香

【聯合報╱記者苗君平 /大甲報導】
2011.04.22 03:14 am

大甲地區有清朝先民早年大規模移居南投縣埔里鎮,隨行的還有三尊媽祖,在大甲文化工作者張慶宗的協助下,不僅使這段歷史重現,這三尊媽祖昨天也返回大甲建興宮會香,兩地人員見面格外熱情,宛如是多年不見的親人。
文史工作者張慶宗表示,在大甲鎮志記載清朝乾隆年間,住在建興里內雙寮、東勢、西勢、擺陳等聚落漢人,與住在大安溪畔道卡斯平埔族民,疑因朝廷政策,以20年時間分批移居到南投縣埔里地區。
他說,相傳先民移居時,還帶有三尊媽祖隨行,移居埔里地區後,為懷念思鄉之情,當地還有日南、雙寮等地名,3年前至當地田園調查,也證實這段歷史,當地民眾都很興奮,決定到大甲來尋根。
埔里鎮雙吉宮主委陳建興昨天率領80多名村民,首次迎請當地的媽祖,到大甲建興里建興宮會香,受到大甲區長蔡信豐、雙吉宮主委柯明男等人熱烈歡迎,雖然雙方是頭一次見面,但顯得格外親切,雙手緊握,不斷寒暄問好。
張慶宗表示,依據鎮志歷史記載,這些先民今年剛好移居埔里160年,兩地子孫再相逢,是大喜事。

【2011/04/22 聯合報】@ http://udn.com/

獨臂科學家 航海史幽默說


【聯合報╱記者徐養齡/芎林報導】
 2011.04.14 02:52 am
美籍華裔太空科學家錢肇昌,到新竹大華技術學院演講。
記者徐養齡/攝影
哥倫布是第一個發現美洲的人嗎?英國航海家孟席斯認為是中國的鄭和船隊最先到達美洲;昨天美籍華裔太空科學家錢肇昌,到新竹大華技術學院演講,以新證據支持孟席斯的觀點,並以獨臂求學的艱苦,勉勵好手好腳的學生積極上進。
錢肇昌自信幽默的演講,將美洲歷史講得生動有趣,他認為16世紀歐洲航海地圖抄襲中國地圖嚴重,許多地名還是歐洲人直接取譯音冠上,其實中國人才是世界航海先驅。
用僅剩右手操作電腦、拿麥克風,錢肇昌斷臂後靠單手完成百餘篇學術著作,學生都很佩服他鑽研學術的精神,錢肇昌說,現在學生打字很快,他靠單手慢慢打也能完成許多論文,「你們要比我認真喔!」
大華電機系3年級學生蔡安翔表示,他雖然對美洲歷史了解不多,但經錢肇昌講解已有初步認識,最佩服他靠單手完成上萬字論文的精神。
錢肇昌出生上海,1歲時移居香港,曾在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擔任高級太空工程師,對歷史有濃厚興趣,他利用科學家實事求是、證據解析精神完成「鄭和奇案揭密」一書,直指中國人早在歐洲人之前,已環航測量地球,哥倫布等航海家實際上是用中國地圖出海。
2011/04/14 聯合報】http://udn.com/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公文迴不相侔 胡志強罵八股

【聯合報╱記者洪敬浤 /台中報導】
2011.04.19 06:45 pm

「這四個字怎麼念?連我都看不懂」,台中市長胡志強昨天在市政會議上拿出研考會整理資料,指法制局給民眾的公文回函很八股,文中「迴(正確為迥)不相侔」讓人看不懂,也有人回覆民眾數百字,卻沒切中問題,他要求各單位要指派科長以上的簡任級主管把關,公文得看過才可以出門,不能再「八股」下去,否則要究責。
新北市長朱立倫上月批評市府公文八股,點出用字八股、傳統官僚與敷衍處理三大毛病;胡志強也要求研考會清查市府有無八股公文,從去年底縣市合併到今年二月,市府共接到五八六七件民眾來函,部分回函公文的用詞讓胡志強傻眼。
其中某區調解委員會發文詢問委員遴選問題,市府法制局回函中出現「迴不相侔」四個字;胡志強說:「這四個字該怎麼念?誰看得懂?」(編註,「迴不相侔」的「迴」字錯了,應寫作「迥」,迥不相侔意思是完全不相同。)
胡接著說,還有人滿紙文言文,「潭言高見,至表欽佩,以策勵來茲,知關錦注,耑此奉覆」;胡志強說,文言文寫得很好,但誰看得懂?不如多用白話。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所教授胡瀚平說,公文中的「潭言高見」,高見兩字見於元朝鄭光祖戲曲,在清王士禛的池北偶談也有「高見」一詞,均指高明見解,至於「潭言」,在重要典籍中未見,和高見是同義複詞。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李寶玲說,「潭言」的「潭」應寫錯了,正解是「譚」,古字與「談」互通,「譚言 (談言)」出自史記滑稽列傳,意思是「言談」,「譚言高見」是稱許對方言論高人一等。
胡志強還提出,有人抱怨路面不平,騎車像在跳舞,市府回信很官僚,「經現場勘查,路面尚稱平整」;他說,這種回答市民能接受嗎?
※延伸閱讀》
‧哇新聞/胡志強批台灣公文太八股,你覺得呢?
【2011/04/19 聯合報】@ http://udn.com/



「迴」不相侔也錯 是「迥」不相侔
【聯合報╱記者洪敬浤 /台中報導】
2011.04.19 02:53 am

台中市法制局公文寫「迴不相侔」(侔音ㄇㄡˊ),台中市長說他看不懂,其實,寫這紙公文的人掉書袋搞了個烏龍,正解是「迥不相侔」。
台中市法制局長林月棗說,當時是某區調解委員會來函,詢問調解委員的遴選問題,她當時沒批過這件公文,但她也不懂「迴不相侔」的意思,後來問了部屬,答案是「顯然不相同」。林月棗補充,「迴不相侔」比較艱深,應該少用這類詞句。
不管艱深或八股,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李寶玲說,受到異體字影響,才會有「迴不相侔」的錯誤寫法,正解是「迥不相侔」。
李寶玲說,「相侔」是相同、相等,「迥不相侔」意即天壤之別、完全不相同,「迴」、「迥」只差一筆,書法寫起來類似,加上一字有多種寫法,所以在古代兩字相通,後代整理古籍時才會出現兩種寫法。
她舉例,東漢志怪小說「洞冥記」提到「一苦一樂,『迴』不相侔」,事實上這個「迴」應該是「迥」;後來的明清小說、現代歷史小說「漢代宮廷豔史」,以及大法官解釋文等,都是寫「迥不相侔」。
【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地方公務員遭批寫公文「八股」,人事行政局長吳泰成昨晚回應指出,無論初任公務員基礎訓練或在職公務員的訓練,行政院都一再強調,書寫公文應該是為了與服務對象親切溝通。
人事局表示,初任公務員訓練,有安排應用公文寫作課程,有些格式固然要維持,但用字遣詞應強調易懂可讀。至於在職訓練,人事局甚至還安排新聞寫作課程,目的在溝通、表達,行政院與考試院類似的課程安排,還特別邀請資深媒體人當講師。
【2011/04/19 聯合報】@ http://udn.com/



公文大觀/長官批可 屬下揣摩「大小」
【聯合報╱記者楊濡嘉 、修瑞瑩 、簡慧珍 、施鴻基 、翁禎霞 /連線報導】
2011.04.19 02:53 am

「公文寫得八股的人,大多退休了。」高雄市政府秘書長郝建生和台東縣政府秘書長陳金虎等人說,現在已經很少公務員寫八股公文,不過,部分老公務員可能還會用到「職是之故」(因為是這個緣故)之類的字詞,但像台中市的「迴(按,正確應是迥)不相侔」,真的很罕見。
台南市民政局副局長戴鳳隆表示,八股公文已經很少了,比較頭痛的是文不對題,或「上推下卸」的公文,有的則是寫了一大篇,卻無法解決問題。


市府人員說,八股公文分兩種,一是用詞八股,二是內容八股,前者現在少見,但內容八股的還不少,公文寫了半天,結果是「依法辦理」、「原則同意」,但依法到底該怎麼辦理?原則同意到底同不同意?都看不出來。
過去大家還流傳「大可」與「小可」之分,某高官批示公文分都是批「可」,但有大小之別,小的可是真的可,但大的可則有「大可不必」之意,屬下要會揣摩;事實上,真要寫出「能保護自己、方便長官、又讓事情能做下去」的公文相當不易,要有能力解讀長官批示的屬下,才有前途。
台東縣政府秘書長陳金虎說,給民眾的公文一向要求「明白、簡單、確定」,要讓人一看就懂,不是賣弄文采,縣府早就要求公文一律白話,除了「請鑑核、請查照」等用語無法避免,其他都不能讓人產生疑問,「如果有這種情形,公文一定出不了縣府的門」。
彰化縣政府清查公文,並未發現有引用「詰屈聱牙」(難懂難念)詞彙的情形,縣政府計畫處長林裕修說,計畫處曾找各單位研商提高公文的親民品質,遣詞用語都要去除官樣文章;縣府一名幕僚表示,公文其實越來越白話了,「現在最艱深的,差不多就像『身繫囹圄』等,還不算太深」。
「查核示遵、令希遵照…這些統統不用了」,屏東縣政府秘書長鍾家治指出,過去這些常見的公文用語,現在已經簡化許多,有時候他連最簡單的「如擬」都省了,直接以簽名代替。
【2011/04/19 聯合報】@ http://udn.com/



新北市公文 推「白話文範本」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新北市報導】 2011.04.19 04:23 am

新北市長朱立倫上月廿二日要求市府「首長信箱」回覆民眾,不要寫八股文,要白話、直接解決問題,市府並推出「白話文範本」供員工參考,目前「靜候鈞座指正」等字都不見了,但引述法條的「引經據典」型仍偶爾可見。
朱立倫下令不到一個月,新北市回覆內容全面改觀,效率也大幅提升,有廿二人因逾時積案遭警告或記過。
新北市研考會主委吳肇銘說,研考會還推出九版「白話文範本」供同仁參考,原則是「平常怎麼說話,就怎麼回答」,尤忌「形式化」。
例如答覆陳情時,承辦人常寫一堆轉其他部門的「過程」,就是沒寫「結果」或「解決方法」,以致陳情人昏頭轉向,或看起來好像很辛苦、很認真地為民眾做很多事,其實問題根本沒解決,都是不及格的回覆。
他說,市府範本另有幾項通則,開頭不再稱「台端」,改用「親愛的市民」、「親愛的先生(小姐)您好」等等;接著先向對方道謝關心市政,若是二次陳情案,還須先向陳情人抱歉,且不用「道歉」兩字,以免不夠白話。結尾也須祝福或謝謝來信,附承辦人姓名、電話。
研考會將範本以電子檔掛在首長信箱,供市府、區公所員工參考,並抽查回覆內容。
吳肇銘舉例說,八里區一位民眾陳情車子遭破壞,想調監視錄影帶;市警局回文內容開頭、結尾都白話且有禮貌,但內文仍引述一堆法條。他特地詢問陳情民眾,民眾仍認為「有點官僚」,這種情形,市警局就須再改進。
【2011/04/19 聯合報】@ http://udn.com/

在台灣史悠游的麻薩末

【聯合報林明德】
2011.02.02 03:47 am

我的家鄉在高雄海邊,幾世代以養魚為業,因此,童年與魚蝦蟹貝,密不可分,尤其麻薩末,最為特別。牠的傳奇,耳熟能詳,鄉人暱稱為「富貴魚」……
台灣四面環海,屬亞熱帶氣候,養殖發達,魚類繁複,加上烹藝精湛,味道獨特,儼然是海鮮王國。
根據先民留下的幾則諺語,可見飲食文化之豐厚,例如:
一鮸二加魶三鯧四馬鮫。
一鯧二魚午三魚土魠。
有錢吃鮸,沒錢免吃。
顯然因為受到地緣認知的影響,造成魚材排序上的差異,不過,當中所反映的海鮮品味與智慧,則不能不教人佩服了。
可是,令人百思不解的是:與台灣開發史並存的「虱目魚」為何不見相關的魚諺?此其一;游進台灣民俗的魚種,為何經常被遺忘?此其二;影響台灣魚業經濟、生活的虱目魚,為何不見牠的歷史或相關文化論述?此其三。
這些問題,縈迴個人腦海幾十年。有一天,翻閱連橫《台灣通史》,無意間找到牠的蹤影,也揭開了沉埋久久的謎底。
虱目魚(Milk Fish)是海產硬骨魚類,在台灣通稱「麻殺目」,但各地也有些許的差別,例如:台南地區稱為安平魚、麻虱目、國姓魚或虱目魚;西拉雅族名為Sat Mattau(一隻眼睛的魚);東港一地叫作海草魚、虱目魚;連橫《台灣通史卷二十八.虞衡志》云:「台南沿海素以畜魚為業,其魚為麻薩末,番語也。或曰,延平入台之時,泊舟安平,始見此魚,故又名國姓魚云。」可見「麻薩末」為原來名稱,屬於平埔族語彙。魚體成紡錘形,側扁,胴體部較寬,腹面圓形,頭稍尖,尾細長,背蒼青腹銀白,眼有發達的脂性眼瞼,嗜食植物性餌料;性膽怯,一觸聲影立即驚逸,甚至躍出水面數尺高。(晨間網魚,魚群似白箭,跳躍亂竄,蔚為奇觀。)分布於台灣西南沿海(即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一帶,年產量約占全省養殖魚類生產量一半以上,養殖技術也高居東南亞各國之冠。
過去,引海水入魚塭養殖,每年四月到十一月為養殖期,一切看天氣;現代,漁塭深挖(二公尺),電力風車,不僅增加容積率,也克服了天候的局限;一年四季十二個月,都看得到麻薩末的姿影,吃得到麻薩末的風味。
我的家鄉在高雄海邊,幾世代以養魚為業,因此,童年與魚蝦蟹貝,密不可分,尤其麻薩末,最為特別。牠的傳奇,耳熟能詳,鄉人暱稱為「富貴魚」,可見「近水知魚性」的那份機趣。
清明時節,故鄉男男女女到海邊捕麻薩末魚苗;白瓷碗數魚苗的念謠(據黃春明說他曾在恆春的海邊聽了「好幾天」,並且稱之為「算術民謠」。)此起彼落;培養「發仔」、幾梯次上魚塭的「新仔」、馴至「舊魚」的過冬。這些養魚流程與情景,宛在目前。至於麻薩末當歸、四物、煎炸、清蒸、魚粥以及魚脯、魚乾,已成為吾鄉的民俗經驗。
在耳順之年,驀然回首,忽然發現麻薩末已盤據我的童年,游進生命的底層。三十年前,我跨出學院從事民俗田調,重新探索這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傳奇,結論是,麻薩末已悠游台灣史四百年,而且是台灣大宴小吃的焦點,魅力無窮。
麻薩末的料理方式相當多元,燉蒸滷炸、煎煮烤燻、魚乾魚脯、魚丸罐頭、魚粥米粉,應有盡有。美食家公認,牠既是民俗小吃,又是盛宴佳饈。例如:台北「欣葉」的「煎(或烤)虱目魚」;台中學士路「將軍牛肉麵」的「頭頭四(是)道」;台南的「阿憨鹹粥」,廚藝獨特,滋味奇妙。
麻薩末的歷史悠久,是島民的共同回憶。工商族群,忙裡偷閒,何妨來一趟南部沿海風景線之旅,藉收尋幽訪勝之趣。在那裡,可以飽覽麻薩末產地的景觀,品嘗麻薩末的風味。黃昏,魚塭阡陌,鷺鷥與落霞齊飛;夜晚,網魚高潮,銀箭共曙天一色。至於親炙麻薩末原味,更是妙不可言,煎煮、燉炒、烘烤,魚粥、米粉、當歸,各取所需,就地料理,手持杯酒,好友聚會話家常,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麻薩末既是鄉土小吃,也是盛宴佳饈,台中張北和整合其分際,開出新吃道,他素有「歪廚」之稱,以廣東牛肉麵、滷豆腐乾、冬蟲夏草酒……飲譽遐邇。在廚藝上,他肯嘗試,點子又多,「頭頭是道」證明了他的創造潛力。此一料理,素材是麻薩末,不僅為他獲得多次的台灣烹飪大獎,也讓他在1990年上海第一屆食品節展示時,大放異彩,令裁判驚嘆不已。「頭頭是道」,就是條理分明的意思,黃宗羲《明儒學案》云:「頭頭是道,不必太生分別。」這可能是他取象或取意的依據。不過落實到料理,卻有不同的面貌。這道菜建立於十二隻(每隻半斤重)麻薩末上,包括麻薩末魚頭、魚尾、魚丸、魚腱,盤面排成八卦形。然而,橫看成嶺側成峰,盤內東西南北各排頭尾三個,中間放些炸魚腱(隱藏五行圖像),加上十二小碗麻薩末魚丸湯,因此,「頭頭是道」,又可說成「頭頭四道」。顯然,裡面充滿著玄機。享受「頭頭是道」,不僅是一件大學問,也是一種樂趣。先吃炸魚腱,喝魚丸湯,配上一口魚丸,吸眼珠、魚瞼、頭髓,慢慢咀嚼;之後,膽大心細的品嘗魚尾,當可體會俗諺「會吃的吃魚尾」的真諦。
表面上看來,小吃之於盛宴,猶如俗之於雅,層次不同,滋味容或有別。不過,因為味道、技巧與營養等方面的注意與經營,使鄉土小吃也有成為精緻佳饈的可能,麻薩末,就是最好的例證。
這裡根據長期田調民俗小吃的經驗,提供兩種麻薩末的烹飪方法,藉以闡述麻薩末的原始風味。
先談清蒸麻薩末:
在處理過的麻薩末抹上一層薄薄的鹽巴,醃上十五分鐘,在魚身內外均勻鋪塞一些薑片,並淋上少許米酒,隨即放入電鍋(事先加半杯水至沸騰狀態──熱鍋),約蒸十二分,之後,燜五分,取出換上新的薑絲,便是一道清蒸麻薩末。這道小吃沒有任何添加物,完全由材質釋出原味,既清純又鮮美。
再說燒烤麻薩末:
在處理過後的麻薩末抹上一層薄薄的鹽巴,醃上十五分鐘後,放入烤箱,上下適度翻動,約二十分,肉質呈黃金色,取出後加上檸檬汁,趁熱食用,是一道令人意想不到的人間美味。
歲聿云暮,在虎去兔來,吃年夜飯之際,闔家嘗試一道鄉土口味的「麻薩末」,祈求「年年有餘」,同時溫習在台灣史悠游的麻薩末所建構的民俗意義,可謂一舉數得了。
2011/02/02 聯合報】http://udn.com/


舊書鑑定 傳說中的那本書現身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1.04.18 05:10 am

「每本舊書都藏有一個故事!」台灣首場「舊書珍品鑑定會」昨在華山文創園區登場。三位「舊書達人」台北教育大學副教授應鳳凰、作家傅月庵、陳逸華到場,為近百位舊書迷鑑定手中珍寶,並分享書中所埋藏的歲月故事。

擔任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的傅月庵閱書無數,昨天遇到的首個挑戰是一本沒有封面的書。他說,這種「無臉書」在國外沒什麼身價,在台灣卻身價翻漲。因多半是一九四九年以前在大陸出版的「匪書」,白色恐怖時代主人為避禍將封面撕毀,深具歷史價值。

舊書迷呂學源提供一九五二年出版的舊書「今檮杌傳」一亮相,便讓傅月庵、應鳳凰大叫:「傳說中的書現身了!」此書是小說家姜貴成名作「旋風」前身,當年姜貴遭幾十家出版社退稿,一氣之下自費印了五百本,寄了一本給胡適後大受賞識,才以「旋風」之名面世。

傅月庵說,他和應鳳凰在兩人合撰的「冊頁流轉」中提到這個故事,卻苦於找不到「今檮杌傳」,沒想到在舊書鑑定會中一睹廬山真面目。

「書背後的故事可能比書本身更吸引人。」曾以「舊書之旅」獲雲門流浪者計畫補助的舊書達人陳逸華,拿到一本一九四一年出版的「汪精衛詩集」眼睛一亮。內頁還有「某某報南昌分所主任送給某某日本部隊長」的題字。

陳逸華指出,此書是是南京汪偽政府成立時出版,這個時期的出版品本就物以稀為貴,加上書內題字讓人有「風聲」等諜報片的聯想,讓本書更添價值。

【2011/04/18 聯合報】@ http://udn.com/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瘋人教育日記/透視中國教育問題

2011/04/11
【聯合新聞網/文、圖節錄自釀出版《瘋人教育日記》】

書名:瘋人教育日記
作者:鄭偉
出版社:釀出版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13日

內容介紹:
《瘋人教育日記》從一個「瘋人」的視角出發,以犀利的筆調記錄了作者在一所私立學校中的親身經歷和體驗。作者不是就教育論教育,而是將教育置入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廣闊背景下加以透視和分析。
透過此書,讀者不僅能看到中國教育的現存問題,更能中國的當下社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新書內容搶先看:

文化教育,一個民族的靈魂

總的來講,教師群體是一個奇怪的,甚至是變態的群體。他們以教育為生,自己卻並不真正懂得教育;他們以「師」自稱,自己卻是不學無術;他們揚言在啟蒙學 生,自己卻沒接受過啟蒙;他們聲稱要學生有獨立人格,自己的人格卻很分裂;他們認為自己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卻不知自己根本不配這個稱號。
文化教育,本是一個民族的靈魂。然而,不讀書是教師中的普遍現象,讀書的教師反而成了「另類」分子。憑著教師們現有的貧瘠的精神世界,他們又何以能擔負起民族興旺之重任?
這是一個每位教師都應深思的問題……
文化教育,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氣讀完《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猶太教育揭秘》後,深感一個民族的興起與衰落,與其文化教育休戚相關。看看在「二戰」廢墟上發展起來的德國和日本,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兩個非常優秀的民族,兩國的文化非常值得我們研究。
不過,世界上還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值得稱道的民族,這便是猶太民族。
一提到猶太民族,人們不禁會想到尼采和希特勒。一百年多前尼采指出,基督教統治歐洲思想的時代應該終結,並進而向世界宣告「上帝死了」。在尼采身上,有著 獨立意志,受生命衝創力牽引,發揮著生命創造力的人叫「超人」,與之相對的就叫「末人」。過著遊牧生活的猶太人四處流浪,自然可能被劃入了「末人」之列 。既然基督教源自猶太教,尼采也就不會讓「末人」的思想統治歐洲。我想,這是尼采敵視基督教的原因。希特勒崇尚尼采,是尼采的忠實信徒。據說,他鼓勵士兵 隨身攜帶並閱讀尼采的著作,他本人也曾去尼采的墓前拜謁過,還把尼采的著作送給了墨索里尼。希特勒把尼采的思想推至到極限,在「二戰」期間屠殺了六百萬猶 太人,其罪惡行徑可謂罄竹難書。
事實證明,猶太人從來就沒有被擊垮過。經歷了二千多年的風雨,迫害、戰爭、遷徙並沒有使猶太民族絕跡於人寰。相反,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 中,猶太人在世界範圍內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以色列的經濟也早已躋身上世界前十二強。追根溯源,猶太人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就,是因為它有非常獨特的 文化教育。
我無意贅述猶太人的歷史,只想說說猶太的文化教育。自古以來,猶太人就崇尚知識與智慧,並將其視為人生第一財富。猶太人篤信的《聖經》明示:人們只有誦讀 此經,才能領會上帝的旨意。由於收錄很多頗具教育意義的章節,《聖經》已是猶太人啟蒙的必備讀物。可以說,猶太人最先消滅文盲,因為這是一個愛書的民族。 據說,猶太人家裡至今還有一個風俗,即當孩子懂事時,父母便會在《聖經》上滴一點蜂蜜,讓孩子舔食,有「書是甜蜜的」意識。用心良苦,彰明較著,讓人沉思 不已。
於是,我不禁聯想到我們的教育現狀。一位學生告訴我,考入大學的某個班級的學生,入學後都尋歡作樂,虛擲光陰。一學年下來,大部分學生都「亮紅燈」─補 考。此事讓我想到過很多。我們教師辛辛苦苦教學生,卻未讓學生明白他們為何要讀書,更沒能教會他們喜愛讀書。即使個個學生都上大學,中國大學的入學率居世 界之冠,那又有何益呢?
學校培養出這樣的學生,學校裡究竟是什麼情形呢?我們先來看看教師吧。
忙於教學也好,被家務所困也罷,沉溺於麻將消遣,或搞家教撈外快也行,教師們大學畢業後一直吃老本,憑著在大學裡學的知識竟能一輩子掙到飯錢。若干年下 來,不僅才情沒增加,連老本行丟得差不多了。同時,分數教育把教師塑造成了給出售前的鴨子注水的飼養員,或是技術嫺熟的泥水匠,讓教師身上沒有多少文化氣 息可言。教師們處於蒙昧而不自覺,反而會嘲笑讀書學習。在學校中,我這種人屬於異類。只要人群看見我,便會大叫「怪物來了!」,隨即作鳥獸狀散去。
這種校園文化中,領導們自身也不讀書,卻可能「聖化」自己而號召教師讀書。當然,他們在骨子裡沒有多少對知識的尊重或對思想的敬畏─教師有了思想文化,分數便不見了,這可關係到他們的仕途。他們只是政治奴才,或一枚政治棋子。不學無術拒絕啟蒙的他們,何來良知與理性呢?
波普爾說過:「最大的無知,不是缺乏知識,而是拒絕知識。」中國人的無知與可悲,也在於不讀書和拒絕知識。我說中國人不讀書,你可能不同意。鄭也夫先生對 圖書種類曾做過研究,並指出中西文化複製的速度不同。在西方出現印刷術的1450年,中西方的圖書種類大致相當。然而,1600年時西方有125萬種,中 國有1.4萬種,西方是中國的89倍。到1900年時,西方有1125萬種,中國有12.6萬種,差距也恰好是89倍。這個89倍說明什麼?它表明西方的 知識總量是中國的89倍,表明西方人比中國人更喜歡看書(沒有需求,也不會有書),甚至表明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必然會失敗!89倍,能表明很多很多。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著很強的「實用理性」的性格。人們追求世俗生活中的實用,認為「思想不能當飯吃」。幾年前的一個統計資料表明,在中國,擁有藏書的家 庭僅佔總數百分之幾。中國人也發明了印刷術,卻只是將其用來印刷祭祀死人的紙錢,中國沒有因此而出現幾個大思想家。現在,消費主義和功利主義盛行,政治還 偏要收編學術。這樣的國度,能有什麼學術研究成果呢?數學家丘成桐說過,北京大學的教授的研究能力還不如哈佛大學的本科生。這不足為怪。北京大學百分之四 十的師資都是從國外引進的不入流的教授,而北京大學還要以百萬年薪供養他們。2005年,台灣的李敖先生在北京大學演講時,只用了一個字總結北京大學─ 孬!前不久,耶魯大學校長在一次演講中指出,中國人只為名利而學術。他猛烈批評了中國的學術腐敗,認為「中國人是人類歷史上的大笑話」。
目前,我國在讀博士生人數由1999年的5.4萬人增加至2009年的24.63萬人,十年間增加了4.56倍。2008年,我國博士學位授予數超過美 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家。有統計顯示,大部分博導認為自己適合指導的學生不超過六名,而最多的高達一百一十名,完全是在「批量生產」博士。 然而,我國的博士的學術成就或知識面差得可憐,水平遠不如其他國家或「國際標準」。確實,中國的博士只配做「士」,尚不能達到真正的「博」。不久前,教育 部不得不對「博士氾濫」進行了整頓,僅遼寧師範大學就取締了幾十位教授的「博導」資格。眼見外國的博士有多少,我們就得眼饞,就得批准多少來意淫一番?這 是什麼思想在作祟呢?
這裡,我要講幾個小故事。
在「二戰」中,德軍圍困史達林格勒長達兩年之久。德軍每天對城裡實施炮轟,妄圖把這座偉大的城市從地圖上抹去。透過一條秘密通道,蘇聯人才把少量糧食勉強 偷運進了城裡,讓每人每天有二條麵包的配額。市民們雖然食不果腹,卻每天都要去圖書館獲取精神食糧。德軍的炮彈在圖書館附近爆炸,卻絲毫不能影響人們讀 書。讀書期間,時而有人餓昏過去,趴在桌子上不動了。想想吧,那是怎樣的一個場面?那又是怎樣的一個民族?普希金、托爾斯泰、赫爾岑、索忍尼辛、高爾 基……這個名單可以列得很長很長。俄羅斯民族養育了如此之多的偉人,這絕不是一件偶然的事。
去年旅遊時,我曾乘過上海與杭州之間的「城際列車」。乘車的兩個小時中,乘客們都呆呆地愣坐在那兒。整個車廂中,我只看見一個人在讀書─一個外國女人。我 去杭州與家人會合,相機碰巧留在老婆身上,我沒能把當時的情形拍下來。今年去「中國死海」旅遊,又看到了類似情形。一個外國人認真地讀著書,而其背景卻是 中國人正在大快朵頤。一個是攝取精神食糧,而一個是攝取物質食糧,其鮮明的對照反差,讓人真是浮想聯翩。
猶太人也是一個會掙錢的民族。世界的巨賈富豪中,有不少是猶太人,而且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中,猶太人佔的比例非常高。中國人難道不會掙錢嗎?在歷史 上,山西曾一度是中國的經濟中心。那時邊境上駐有軍隊和遊牧,山西人就馱去日用品做起生意來,也就因此有了「走西口」的民歌。後來,山西還最早出現了「錢 莊」。浙江人也會做生意。據悉,巴黎現有六七萬溫州人,有「有生意處便有溫州人」之說,目前國內各地也均有「浙江商會」。一個浙江里安人告訴我,在他家 鄉,男人都出門做生意,家裡只剩下婦孺。浙江人善做生意,這已是蜚聲海內外的事。
所以,誰說中國人笨呢?中國人不笨,也會經商。但是,問題不僅是經商。猶太人出過無數的思想大家,包括我們熟知的斯賓諾沙、佛洛依德、愛因斯坦、柏格森、 馬克思、胡塞爾、茨威格等。中國人也會經商,卻無法產生出世界頂級的思想大家。我相信,即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也難為世界的思想文化有所奉 獻。
我曾拜讀過李敖先生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的一篇雜文,所言內容以「如果我是日本人,我也會去參拜靖國神社!」為題,把中國人醜陋的一面批判得入木 三分。對此,我並沒義憤填膺,反而極為拍手稱快。作為一個尼采主義者,我不是認為要無止殺戮,而是主張無論個體與群體,都要學會自強不息。只有自強不息, 才能真正贏得別人的尊重。我們不必為「南京大屠殺」悲鳴,也不必指責731部隊細菌試驗的慘無人道。我們不妨再想想,日本人為何崇敬同樣死於他們之手的楊 靖宇和張自忠將軍呢?那是因為日本人只崇敬那些有氣節的人。中國長期做奴才,也習慣於、甚至是喜歡做奴才。日本人來中國是欲做君主,而中國人可以照常做奴 才。君主對奴才有生殺予奪的權力,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分數教育忽視靈魂的教育,已把學生的靈魂抽空。雪上加霜的是,提高分數的辦法還是採用「訓狗教學法」─迫使學生機械重複地做習題。這樣的教育現狀,能讓我 們培養出什麼人呢?用尼采的觀點來講,大概中國人只能算作一群「末人」。世界不是「末人」創造的,而是「超人」創造的。「末人」能有什麼用呢?只能用來被 屠殺,只配被開除球籍。
我們常說中華民族是如何偉大,可我們不知什麼是偉大。偉大應該是一種氣息,它與墨香一同從書卷裡溢出來;偉大應該是一種深度,它從思想火花中折射出來;偉 大應該是一種氣節與風骨,它從精神氣質中反映出來。我們這個長期受專制統治奴役的,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能在多大程度上是偉大的呢?
病態的文化教育,必定薰陶出病態的靈魂。中國人有靈魂嗎?即使有,恐怕也只能是病態的。

感時篇/當李白遇上張良

2011/04/14
【聯合報╱張作錦】

尋英雄文士,弔古今戰場,徐州兩小時可到

張良得力士刺秦始皇於博浪沙未中,逃匿下邳,在圯橋為黃石公穿鞋子,並經三次考驗,黃石公授《太公兵法》,張良以此輔佐劉邦破秦,敗項羽,建立大漢帝國。這個故事想來八九不離十。連《史記‧留侯世家》都記載了。它是歷史、文學加武俠的連體混血,多變多彩,教人著迷。
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大概就受不了迷誘,跑到橋上參拜,寫了一首〈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有句云:

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
唯見碧水流,曾無黃石公。
嘆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

徐是指徐州,泗是今安徽泗縣,當年均是徐地。
李白是怎麼去圯橋的,我不知道,反正我2001年去尋訪可費了一番折騰。台北坐飛機去香港,香港轉機去上海,上海坐火車去徐州,徐州坐汽車到下邳,要兩三 天。現在徐州和台北直航了,飛行時間只要兩小時二十分鐘。台灣遊客花半天工夫,就可到圯橋站在「漢留侯進履處」那座紀念碑前。
可看之處當然不僅圯橋。徐州古稱彭城,是華夏九州之一,有2,500年建城史,出了九位開國皇帝。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當然是楚漢之爭,大徐州區盡是楚漢史 蹟。豐縣有劉邦故里,沛縣有項羽故里。鴻門宴項羽放過劉邦,把范增氣死,他的墓就在徐州市內。韓信在徐州西北郊九里山設十面埋伏,項羽敗走至今安徽和縣烏 江鎮,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死。毛澤東認項羽對敵人心智不夠堅定,1949年四月陳兵南京之際,曾賦詩言志:「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威靈頓敗拿破崙於滑鐵盧。但今之觀光客蜂擁到滑鐵盧,均是憑弔拿破崙者,紀念品上盡為拿翁肖像,似無人還記得威靈頓。不以成敗論英雄,中外皆然。後世感懷項羽的詩長篇累牘,我頗欣賞下面這首,因其言簡意賅: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作者不是「金戈鐵馬」的辛稼軒,也不是「大江東去」的蘇東坡,而是「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李清照。
提到蘇東坡,這位大文豪於1077年貶任徐州知州,四月到任,七月黃河決堤,「彭門城下,水二丈八尺」,東坡親率民眾築堤「七百九十丈」,終於守住了城。 父老建「黃樓」為抗洪成功的永久紀念。東坡常遊城廂的雲龍山,一篇〈放鶴亭記〉使山上一座本不起眼的養鶴茅亭,一時聞名遐邇。他在徐州一年十個月,與民同 苦樂,並留下很多詩句。直到現在,徐州人還把他看作「榮譽市民」。
當然,徐州最為人知的是它「兵家必爭之地」的稱號。楚漢相爭固無論矣,抗日戰爭的台兒莊大捷在這兒,國共內戰的徐蚌會戰也在這兒。它的這一「盛名」,是百千萬人的生命換來的。爾今爾後,唯願人們可來此弔古今戰場,但它永不再成為戰場。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國民黨元老之孫 陸拾荒11年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1.04.10 03:17 am 


 
流浪廣州十餘年的陳渝生,取得台胞證後得以返台。
(翻攝自信息時報網站)


國民黨元老陳紫楓(第一屆立委)之孫陳渝生在廣州流浪拾荒近十一年後,在廣州媒體和廣州市台辦的協助下,四月八日終於搭機返回台灣,結束一段十年的驚聳之旅。
陳渝生在拿到台胞證時,一併收到廣州警方交給他的入境逾期警告書「○○○年六月三日入境,○○○年九月三日到期,截至一一年三月廿二日,滯留大陸三千八百五十三日。」
海基會三月二日向廣州市台辦證實今年近七十歲的陳渝生確是陳紫楓之孫,廣州市台辦得以替他辦理台胞證,讓他回台。
陳渝生說,二○○○年六月時,他帶了六萬港幣、四萬台幣、三千新加坡幣以及八千美金,準備在大陸做生意,但在廣州火車站不小心丟掉了所有現金和銀行卡、台 胞證。他向淘金路的派出所報案,可是沒有下文。剛丟失證件前一、二年還會想找台辦幫忙,但都沒找到辦公室,後來逐漸放棄,開始每天撿飲料罐、夜宿天橋,在 廣州流浪為生。
「我每天晚上就在路橋路基下睡覺,早晨走路一兩個小時到上下九步行街撿飲料瓶,一天能撿個八、九元吧。中午吃不起午飯,晚上只是買包麵條,趕回去露宿的地方煮來吃。」
陳渝生的床鋪是一張被幾塊磚頭和木板墊起的爛竹席,只有一張薄薄的毛巾被子疊在一邊,「每天晚上我都被凍到受不了,只能捲縮成一團。」「最不喜歡冬天了!」橋上日夜行駛著汽車,就像是睡在車輪底下一樣。
早幾年,陳渝生還能挨得住這種餐風露宿生活,這一兩年身體愈差,牙齒也掉光了,還有咳血的情況,越來越想恢復身分回台灣。
今年一月中旬,陳渝生在廢報紙上看到廣州信息時報「愛心檔案」熱線,打電話過去後表明身分,自稱已在廣州街頭流浪十年多,希望能重新確認身分回台灣。在經過身分查證屬實後,終於領到台胞證。
三月廿九日陳渝生領到台胞證時,激動地很想哭一場,他說「人生有多少個十年?如今我已經快要七十歲了。
陳渝生在相關人員的協助下,四月八日下午搭機返回台北,再轉赴台南。他這趟的旅費、生活費等,都是廣州市台辦同事大家湊出來的。海基會也已聯繫台南市政府相關人員,協助他辦理住宿和福利等後續事宜。
陳紫楓於民國前三年加入同盟會,安徽陸軍將校畢業,曾任護法皖軍司令。民國十二年反對曹錕賄選入獄,民國十六年任皖省黨部改組委員兼清黨主席委員,接著繼任立法委員、制憲國民大會代表、行憲立法委員等。
大陸出版的「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也有記載陳紫楓的資料簡歷。
2011/04/10 聯合報】@ http://udn.com/


農村轉型 人潮回來了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嘉義報導】

2011.04.10 03:11 am

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隨著鐵道停駛農村沒落,村民「相信有一天火車ㄟ轉來」,發起社區改造,搖身一變成為熱門景點。
記者曾懿晴/攝影
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過去擁有台糖客運「黃金鐵道」,就像所有農村一樣,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外移逐漸沒落。近年透過農村轉型及發揚傳統技藝,不僅吸引大批觀光客前來,農村青年也逐漸回流。
「相信有一天火車ㄟ轉來」的立牌,架設在新港鄉板頭社區的舊時鐵道旁,民國七十一年八月十七日,板頭厝車站賣出最後一張背面印有「打回大陸、解救同胞」的 車票。興建於民國前一年的台糖鐵道行經此地,本為台糖運輸蔗糖的鐵路,曾經是台糖最賺錢的客運路線,後來在民國八十七年全面停駛。
板頭社區位於嘉義縣新港鄉西北方,居民多半以務農為業,也是台灣早期交趾剪黏藝術的發源地。當地過去因地處偏遠,冬季時北風強勁,稻作時期灌溉水三年才輪一次,還有「風頭水尾」稱號。
新港鄉板頭社區發展協會副總幹事蘇國彰表示,七年前因為村辦公室年底有一小筆結餘款,便在舊時鐵道前設置「角落花園」。沒想到村中一個小小的改變,卻啟動地方人士相繼響應,「平均每五個居民,就有一個參與社區改造。
走過一片拼貼的彩色糖果牆面,就知道這戶人家過去經營糖果工廠。牆面上好幾隻可愛小羊,則展現過去養羊人家的創意。
這些熱門景點,是板頭社區居民利用早年的交趾剪黏藝術,為社區「改頭換面」的成果。
蘇國彰說,透過農委會農村再生的培根計畫,社區搖身一變成為藝術展示區。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居民以剪黏藝術製成的牆面,訴說家家戶戶早年的歷史。因為人口外 移的關係,當地僅有五百多戶實際居住的人家,雖然火車沒有如居民所願「轉回來」,卻因為社區特色,每逢假日吸引三、四千名觀光客到訪,重現昔日榮景。
2011/04/10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