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與妻訣別書百年祭

(上)
【聯合報╱衷曉煒】 2011.03.26 03:18 am

如果暫把感人肺腑的愛情擱在一旁,重新細讀這段文句,似乎可以感覺出一些隱藏的訊息──為什麼會用「遍地腥羶,滿街狼犬」形容當時的世局呢?……

1911年3月26日,正是辛亥「黃花崗之役」前夕,曾在日本慶應義塾攻讀哲學的林覺民,寫了一封〈與妻訣別書〉給夫人陳意映,情致殷殷,纏綿悱惻,不知使多少青年男女同聲一哭。
在這封膾炙人口的絕筆情書中,林覺民列敘了他的不捨、不甘,與不能不捨生取義的無奈。談到二人的恩愛,追憶花前月下,甜蜜的景翳彷彿如在眼前:「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餘淚痕!」談到孩子,他期待妻子「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且「教其以父志為志」。整篇文章中,尤其「……然遍地腥羶,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吾充吾愛汝之心,祝天下人愛其所愛」這一段,更是當代公認的,化小愛而為大愛,滅小我以成大我的經典。
腥羶狼犬
但是,如果暫把感人肺腑的愛情擱在一旁,重新細讀這段文句,似乎可以感覺出一些隱藏的訊息──為什麼會用「遍地腥羶,滿街狼犬」形容當時的世局呢?
一種說法是:這是指斥時政腐敗,官貪吏墨的意思。國勢日非,而肉食者愈鄙,志士仁人,旦旦惕憂國亡無日,就像另一句信裡的話描寫的:處當時之中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汙吏虐民可以死」。
另一種說法就更有爭議性得多:那些高高在上,身為統治者的滿洲人、蒙古人,犬羊之性,非我族類,食肉飲酪,腥羶滿身;即使孟子說過:「舜,東夷之人也;文王,西夷之人也。」在漢人眼中,他們還是不能與漢族等量齊觀。尤其經過二百多年歧視性的高壓統治之後,許多人根本把這些原本不屬於中國內地的民族看成異族,當作外國人。
革命,其實是從狹義的民族主義口號「興漢排滿」開始的。我們要慶祝「民國百年」,重讀一個多世紀以前的舊事,可不能想當然耳地假設:今時今我皆是,將一切昔人舊事都以現在的眼光來評判臧否。
1894年10月25日,一支軍隊以解放者的姿態,兵不血刃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奉天重鎮九連城,人民夾道歡迎,氣氛熱烈。根據隨軍記者報導,「當地居民簞食壺漿迎我王師,攜來雞和豬迎接我軍」;隨後該軍司令貼出安民布告,免除當地百姓當年度稅款,「告示貼出之後,效果頗佳,逃避戰亂的人陸續回家,其中甚至有些人主動請求為我軍效力」。
這支「順天應人、旌旗獵獵」的「王師」,他們手裡擎拿的旌旗,不是清朝的「黃龍旗」,不是革命軍的青天白日旗,而是「日章旗」──也就是那一面慘白的素底映著一輪血色太陽的「膏藥旗」,那一面日後讓四五代中國人咬牙切齒的,「日寇」、「日本軍閥」、「日本鬼子」的國旗。
漢人的解放者
中國人怎麼會不抗日?那些白山黑水的好兒郎,大刀長槍的義勇軍呢?
上面這段記載出自《日清戰爭實紀》。我們今天重讀「甲午戰爭」或是「日清戰爭」的史料,會驚異地發現許多在今天的中國人看來匪夷所思,卻刻意為人淡忘或竄改的史實。
比如說,日本人將自己定位成:解救漢人的解放者──要將漢人從滿人的壓迫專制之下解放出來。戰前日本設在中國的間諜機關:藥店「樂善堂」,首席間諜宗方小太郎甚至為進攻東北的日軍起草了一封檄書──「開誠忠告十八省之豪傑」。在這篇和漢混雜,文理欠通的布告裡,宗方提到「滿清……原塞外之一蠻族,既非受命之德,又無功於中國」;進一步提醒讀者滿人乃「竊據」中華之外族:「(滿清)乘朱明之衰運,暴力劫奪……當時豪傑武力不敵,吞恨抱憤以至今日!」接著談到日本陸海軍屢戰屢勝,「應天從人」,但強調「我國之所懲戒在滿清朝廷,不在貴國人民也」。
更厲害的說理在後頭,完全是解民倒懸的義師姿態:「夫貴國民族之與我日本民族同種、同文、同倫理,有偕榮之誼,不有與仇之情也。」文末再次鼓吹各方義士揭竿而起,「逐滿清氏於域外,起真豪傑於草莽」,之後再改良政治,為民除害,「去虛文而從孔孟政教之旨,務覈實而復三代帝王之治」!最後還強調時機的重要:「時不可失,機不復來。古人不言耶: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卿等速起,勿為明祖所笑!」
我讀到這兒,不禁啞然失笑:怎麼竟有一種唐初大文豪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的味道?日本人怎麼越俎代庖,鼓勵起中國人革命來?還有,原來興中會的誓詞裡「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日本人的首創,而不是孫中山發明的,啊?
不要以為這是日本人的一廂情願。甲午戰爭的時候,西方外交官注意到:在一些通商口岸,漢人的抗日情緒遠低於滿人。英國駐天津總領事甚至向倫敦報告:「某些天津水師學堂的漢人學生認為,日本若能戰勝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可以藉此推翻朝廷。」
這正是「民國百年」前的情況──中華民族尚未成型,中華帝國一盤散沙。
遍地漢奸的原因
為什麼這麼多人搶著做「漢奸」?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搞清楚漢奸的定義──漢奸者,通敵賣國者也,也就是背叛了他應該效忠,他應該熱愛的國家的人。狹義地說,「漢奸」專指背叛漢族,特別是那些不服從「中央」政府號令的「民族罪人」。
但是,如果這個國家根本不可愛呢?中共創黨元老,著名學者陳獨秀曾經主張:愛國的前提是,「國家要先可愛」;他認為當時的中國「外無以禦侮,內無以保民,不獨無以保民,且適以殘民,朝野同科,人民絕望」,這樣的國家,如何教被壓迫的人民愛它?
而從中國老百姓的角度,歷朝歷代的可愛政府還真是不多!從二晉之交四川人民「李特尚可,羅尚殺我」的悲嘆(李特是「流人」的首領,羅尚是來進剿他們的官軍);唐朝詩聖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控訴;到計六奇《明季北略》裡,對貪官暴兵窮凶極惡的諷刺:「賊來如梳,兵來如篦,官來如剃。」在在都是應該愛民如子的政府,卻殘民以逞、官逼民反的實例。甚至到了二十世紀的40年代,湯恩伯所部「中央軍」在河南駐地軍紀敗壞,當地人民深惡痛絕,導致他們在後來日軍的「一號作戰」中,主動助戰並引導日軍行動。當地流傳下來的民諺:「寧願敵軍來燒殺,不願湯軍來駐紮。」就是對這種「官不如匪」的迫害最淒涼的抗議呼喊。
「民族」概念的演化
我們再講回來篇首談到的,林覺民〈與妻訣別書〉的年代的「民族」概念。
辛亥革命的偉業不單是由孫中山這一支革命者完成的,雖然官方史觀如此。基本上這樣翻天覆地的變革,不可能僅是一黨之功一人之力,它一定源自於廣泛的響應與多重勢力的匯流。
像武昌起義的力量主要來自於湖北、湖南的革命組織「共進會」。他們設計了一面「十八星旗」當作革命軍旗,代表中國內地,屬於漢人的十八行省──選舉第一任臨時大總統的票數就是這麼來的:甘肅省沒有代表,而三個候選人裡,孫中山得十六票,黎元洪一票,黃興沒有。十八省裡不包括東北、蒙古、新疆和西藏。這面旗幟洩漏了這批革命黨的民族觀。
而以江浙人為主,包括國學大師章太炎在內的「光復會」就說得更露骨些:「改制同族,謂之革命;驅逐異族,謂之光復。」
還有更極端的言論。英年早逝的鄒容在風行一時的小冊子《革命軍》裡說:「……誅絕五百萬有奇披毛帶角之滿洲種,洗盡二百六十年殘慘虐酷之大恥辱,使中國大陸成乾淨土……」這已經是在主張種族滅絕了!
幸好,當革命軍攻占南京之後,起來響應革命的立憲派們,與革命黨達成妥協,設計出意涵「五族共和」的五色旗,這是革命派的一大觀念突破,也是清室退位詔書中「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的基礎。(李守中《中國二百年》)
這個新生的「中華民族」概念,在1920、30年代的民族自決、「德先生與賽先生」、「打倒孔家店」、「全盤西化」、「科學的、唯物的馬列主義」等思潮中蹣跚顛躓,崎嶇前行。而日本人的侵略恰似特級酵母,加速催化了中華民族主義的早熟。
與妻訣別書
民國初期的內戰,一開始都繞著派系地域的糾結打轉:直皖戰爭、第一次直奉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原大戰……這段親痛仇快的歷史,是我們最想忘記但抹煞不掉的記憶。30年代之後中共正式出台,反帝反共的鬥爭糾結在「五次圍剿」、「萬里長征」裡,都是一頁頁同族相殘的痛史。
而抗日的大旗神奇地彌縫了不同黨派、地域、主義、信仰的差距──雖然只是暫時的縫合。1937年的清明節,四個月前還在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國共二黨,分別派了代表:國民黨的張繼與共產黨的林伯渠,二人合祭了陜西的「黃陵」。這個儀式性的作為鋪平了三個月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路。
盧溝橋的烽火引爆了民族主義的壓力鍋。抗戰初期的齊心合力,不僅是民國時期,且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景象。西方駐華武官大呼不可思議:「突然之間,全國軍隊都在軍事委員會的命令下,整然調動。」八路軍接受了山西王閻錫山的指揮,廣西軍為了中央系的上海地盤浴血奮戰;戴著德式鋼盔,穿著英制短褲,扛著捷克機槍,駕著法國飛機的各地好漢,聚集在一面旗幟之下作戰。蔣夢麟的《西潮》也有類似的記載。他碰見順流而下,出川抗戰的川軍:「……士兵們的鬥志非常激昂。問他們去幹什麼,他們的回答都是:打日本鬼!」一向內戰內行的川軍果然一諾千金,為保衛千里之外的河北山東流盡最後一滴血──1938年的台兒莊會戰,死守山東滕縣的川軍第二十二師,與優勢日軍激戰三天,師長王銘章中將以下全師殉城,譜成抗戰初期最悲壯的篇章。
對日戰爭,爭取國家獨立的代價是極其慘重的,粗略估計:軍民死傷三千五百萬人,流離失所將近一億,直接損失一千億美元,間接損失五千億美元,國土精華地區多數成為焦土。中華民族抵禦外侮,代價從未如此之高,犧牲從未有如此慘烈者。
而這些犧牲正像煉鋼的焦煤──經過鐵與血的熔鑄,以前的那個「夷夏一家」、「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舊中國灰飛煙滅,新生的中華民族主義旭日東升──火紅的東方照亮帝國主義的末路,但也注定會灼傷它自己的子民。
【2011/03/26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
【聯合報╱衷曉煒】 2011.03.27 03:20 am

我想提一下在這救亡圖存的大旗之下,一個年輕人的另一封〈與妻訣別書〉。
1943年五月,日軍溯長江西上,直取中國的抗日根據地四川。地扼三峽中游的石牌要塞首當其衝,被賦予這個以少勝多、以寡當眾守衛重任的,是國軍第十一師,師長胡璉,黃埔四期,時年三十六歲。
大戰開始前一天,已經向全軍許諾「成功雖無把握,成仁確有決心」的胡璉,連續寫了五封簡短的訣別信,其中給老父的一封,其忠差似諸葛亮〈出師表〉,其孝思 堪比李密的〈陳情表〉:「父親大人,兒今奉令擔任石牌要塞防守,孤軍奮鬥,前途莫測,然成功成仁之外,當無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較多,有子能死國,大人情亦 足慰。唯兒於役國事已十幾年,菽水之歡,久虧此職,今茲殊戚戚也。懇大人依時加衣強飯,即所以超拔頑兒靈魂也。敬叩金安。」成仁死國之心,是精忠;加衣強 飯之請,是純孝。
他當然也給妻子寫了一封。信的內容讓我想起父執輩那一代,為家庭全心奉獻,但卻傻愣愣、硬梆梆,不知如何表達,只能把溫柔深藏心底的丈夫與父親們:
首先他開宗明義,告訴妻子今天的抉擇他無可逃避:「我今奉命擔任石牌要塞守備,原屬本分,故我毫無牽掛。」
真的毫無牽掛嗎?是又不然。「僅親老家貧,妻少子幼,鄉關萬里,孤寡無依,稍感戚戚,然亦無可奈何,只好付之命運。」國難當頭,做丈夫的再悲痛也只能「稍感戚戚」。
但悲痛之中還是有些期待──寄希望於他們的孩子:「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為父報仇,為國盡忠為宜。」這點跟林覺民很像,原來還是「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的指望!
在責任與孩子之後,我們的鐵漢終於展現了一絲浪漫與柔情:「家中能節儉,當可溫飽,窮而樂古有明訓,你當能體念及之。十餘年戎馬生涯,負你之處良多,今當訣別,感念至深。茲留金錶一隻,自來水筆一支,日記本一冊,聊作紀念。」
在交代遺物與羞赧地自承「負你之處良多」之後,胡璉大概覺得意猶未盡,紙短情長,於是又加上幾句安慰妻子的話:「接讀此信,勿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終有一 死,死得其所,正宜歡樂。匆匆謹祝珍重。」但是他應該清楚,「死得其所,正宜歡樂」只是文人騷客的想像,有哪個女人會為了丈夫壯烈殉國而開心呵!
二封與妻訣別書,從1911到1943,從主張排滿興漢的留日學生,到本土軍校畢業的、自覺地向「忠臣孝子」傳統靠攏的抗日青年,三十二年,二代志士,民族主義的大功終於告成。
民族主義的代價
代價是什麼呢?
是個人崇拜的興起。「民族救星」的獨裁者們孤星獨亮,構成九天銀河的億萬中國人卻暗淡了。
早在1914年,孫中山創立「中華革命黨」的時候,他就規定:黨員必須宣誓無條件服從領袖,還得在誓約上按下指模,詛天咒地:「如有二心,甘受極刑!」黃 興對此的評論是:「……不平等……太侮辱人了!」孫中山逝世之後,國民黨並無公認的統一領袖,直到1938年,在民族存亡的危機意識下,才在臨時全國代表 大會中確定「領袖制」,並遵奉蔣中正為「總裁」,國民黨的個人崇拜正式成型。
共產黨則是從失敗中汲取了血的教訓:必須建立自己的主義信仰與嚴密組織,「偉大舵手」的出現是必要的選擇。從1941年的「延安整風」,到強調下級服從上 級,全黨遵循「中央的一元化領導」,以「毛澤東思想」為共產黨一切行動的方針,箝制的嚴酷與國民黨的腳步亦步亦趨,而更青出於藍。
至此馬列主義與三民主義的科學思想、唯物原則都已退位讓路,而二十世紀後半,「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的遵循」、「中正之精神……常相左右」,馴至「愛國賣台」等各種帽子,各派幽靈,始終鷲聚鷹集,盤旋不去。
〈與妻訣別書〉問世垂將百年,中華民族雖然掙脫了一族一姓的枷鎖,卻又墮入一個永遠正確的黨或一句永遠正確的口號的魔咒。春祭國殤,且以一炷心香禱祝:林覺民、胡璉們,穆將愉兮,神明鑒臨,因為革命尚未成功。

冷眼與熱中──儒林與《儒林外史》

聯合文學 2011/03/25

【張輝誠/文】
儒林這個詞,大約屬司馬遷《史記》一篇〈儒林列傳〉最具代表,指的是研究、實踐、傳承儒家經典與思想的眾多人物,這篇列傳從孔子七十弟子開始敘起, 一路講到漢武帝朝的董仲舒(及子孫、弟子),「儒」者眾多猶如樹「林」一般。不過儒林這個詞,到了清初吳敬梓手中,寫成《儒林外史》,範圍就擴大許多,指 的已經是所有讀書人,並且只說外史,因為正史所記錄的重大人物、事件、言論,它通通不談,只管談不起眼的人、事、話語,這些當然都進不了史官眉下,卻讓小 說家津津樂道、夸夸其談,並且願意細細編寫,主要原因就是這裡頭有太多意味深長的東西,值得慢慢說講與咀嚼。
讀中學時,不免讀到〈王冕的少年時代〉與〈范進中舉〉,這兩篇分別出自《儒林外史》第一回及第三回。倘若我們有機會再多閱讀一下,就會知道原來王冕 並沒有因為能畫得幾筆沒骨花卉而逍遙終身,雖然他毫無作官意願,但卻老被徵聘當官,以至於一逃再逃,最後只得隱姓埋名隱居終老於會稽山中。至於范進中舉之 後,開心到失心瘋,被丈人胡屠戶打了一巴掌方才痊癒,原來窮困到必須賣家中生蛋母雞的窘境不再,反倒許多人來奉承他,有送田產、送店房,也有來投身為僕 的,好容易搬到人家送的新屋內,范進的老媽媽小心叮嚀僕人:「不要弄壞了別人東西!」僕人回答她:「這都是你老人家的!」老人家笑道:「我家怎的有這些東 西?」僕人又跟她說:「怎麼不是?連我們這些人都是你老太太家的!」老媽媽聽了,把細瓷碗蓋和銀鑲的杯盤,逐一看了一遍,哈哈大笑:「這都是我的了!」然 後往後一倒,──居然登時,樂,死了。這些情節,中學課本礙於篇幅,都沒能添入,可惜之至,因為這些個地方都滋味的不得了。
說到滋味,有個人便很值得提一提,匡迥,字超人,他從第十五回底出場,一路擔任主角到第二十回下場,整整五回,在前十五回奔來跑去串上串下的眾多人 物中算是份量頗重的腳色,因為像范進這樣特出形象的人也不過才占一回半。匡超人究竟是個怎樣角色值得這樣大書特書?原來他先因家寒無力讀書,跟著賣柴朋友 到杭州城記賬,朋友消折本錢,他也回家不得,流落在杭州拆字維生,遇上八股時文選家馬靜資助,得以返回故里,侍奉雙親,盡心盡力,人稱孝子。但這個孝子一 有機會混進「名士」、「舉業」與「官場」場中,竟在名利場內完全扭曲其樸實善良本性,成為一個惹人厭的壞蛋。原來匡迥在故鄉取得秀才後,重回杭州遇上杭州 名士,學會寫詩,也裝起名士模樣,為了餬口也下海操選時文,更因友人潘保正之故,一起假造文書、擔任槍手冒名頂替考秀才,大賺黑心錢;至此他已經完全不是 當初孝親謙和的匡孝子,成了自大、忘恩、負義、違法之人。匡超人的漫天狂語在書中是很醒目的段子,他是這樣吹噓自己:「此五省讀書的人,……都在書案上, 香火蠟燭,供著『先儒匡子之神位』。」竟無知到給自個兒安上了人死後才會派上的「先儒」名諱,其淺薄可想而知。匡超人之所以變成如此,當然與馬靜在無意中 灌輸他錯誤的觀念有關,「人生世上,除了這事(舉業),就沒有第二件可以出頭。……只要有本事進了學,中了舉人、進士,即刻就榮宗耀祖。」也就是說一切皆 以舉業為重,啥事都可以不用理睬,這種偏差的人生觀正是吳敬梓藉以嘲諷當時一切以舉業為重的眾多士子,即使一個本質良善的孝子都難逃其扭曲變惡、逐步墮 落。
牛浦郎,則是另一個值得說說的人物,他出現在二十回底,直到二十四回上半下場,喜歡讀點書,但慣於扯謊、偷人錢財,偷了詩人牛布衣兩本遺集,發現酬 酢往返的都是當朝顯貴,遂自想:「可見只要會做兩句詩,並不要進學中舉,就可以同這些老爺們往來,何等榮耀!」便將自己改名牛布衣,將詩集占為己有,冒充 名士,開始吹起牛皮生涯。尚未大吹特吹之前,倒是先遇上了自稱大詩人的牛瑤。這牛瑤帶著牛浦郎,一路炫耀,卻處處出醜,大觀樓內遇上一個戴方巾的人,牛瑤 便向牛浦郎說:「這是我二十年拜盟的老弟兄,常在大衙門裡共事的王義安老先生,快來叩見!」再對王義安說:「我和你還是那年在齊大老爺衙門裡相別,直到而 今。」王義安道:「哪個齊大老爺?」牛瑤道:「便是做九門提督的了。」王義安道:「齊大老爺待我兩個人,是沒得說的了!」兩人正講得天花亂墜,只見兩個戴 方巾的秀才走來,一眼看見王義安,一個道:「這不是豐家巷婊子家掌櫃的烏龜王義安?」另一個道:「怎麼不是他?他怎敢戴方巾在這裡胡鬧!」走上前,不由分 說,扯掉方巾,劈臉就是一個大嘴巴,打的烏龜跪在地下磕頭如搗蒜。我們這時方才領悟,原來這牛瑤會的不是什麼大衙門裡的人物,竟是個王八烏龜,牛皮吹得也 忒漫天膨脹了。牛浦郎學人走的正是這條假名士之路,貪名好名,只巴望著倚仗功名官場之人,藉此驕人傲人罷了。
再有一個人也值得說說,出現在二十四回到二十六回之間,鮑文卿,是個戲子,明代屬賤民,但他一切作為比起任何人都來得知節守份、有情有意,他敬重受 參劾的向鼎知縣,特地在按察使主子面前求情,只為了從小便習唱向知縣所做曲子,直誇他是大才子大名士。向知縣後來逃過彈劾,得知內情後,特地封了五百兩銀 子要謝他,鮑文卿卻一釐也不肯接受。此後向知縣高升,半途再次相遇,特邀入衙相伴,衙門裡的書辦得知兩人交情深厚便極其奉承,請他關說幾句,事成之後奉上 五百兩。舉「口」之勞這麼好賺的事,猜猜鮑文卿是怎麼答著,他說:「我是個老戲子,乃下賤之人,蒙太老爺抬舉,叫到衙門裡來,我是何等之人,敢在太老爺跟 前說情?……」幾句話說得書辦毛骨悚然。結果鮑文卿在衙中一年多,竟未曾說過半字人情。這樣人物對比書中其他各式各樣官場人物、讀書士子、皂囉衙吏,但凡 有機會可以上下其手、瞞天過海、暗渡陳倉者,無不想盡辦法扮神弄鬼、塗抹裝飾,藉以中飽私囊、大賺一筆。一個賤民階級能做到有所不為,就很能對比那些無所 不為、斯文掃地的狼狽了。
第三十一回末出現的杜儀,字少卿,則是全書最重要的關鍵人物,如果對照清人程晉芳〈吳敬梓傳〉,說吳敬梓是「襲父祖業,有二萬餘金,素不習治生,性 復豪上,遇貧即施,偕文士輩往還,傾酒歌呼,窮日夜,不數年而產盡矣。」竟就是杜儀的翻版,也就是說吳敬梓把自己寫進了《儒林外史》,他和杜儀都慷慨豪 爽,樂於助人,左右遠近得知皆來打秋風、刮錢財,他們也不甚計較,終至弄盡家產,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他們才華洋溢,具秀才身分,卻終身不應鄉舉、不赴科 考,並且疾恨時文士如讎敵。因此讀書人頗以他們為戒,桌上寫著「不可學天長(縣)杜儀」。就在大家都替他們惋惜,好心相勸:「老弟,你這些上好的基業,可 惜棄了!」杜儀,不,是吳敬梓,這樣回答:「我而今在這裡,有山川朋友之樂,倒也住慣了。不瞞您說,我愚弟也無甚麼嗜好,夫妻們帶著幾個兒子,布衣蔬食, 心裡淡然。」真是好一個心裡淡然!唯有心裡淡然,才能真正「冷眼」看穿功名場中、富貴域內的各種「熱中」人情樣貌,也才能真正看清扭曲人性各種光怪陸離的 變態,更能看透功名富貴的起滅無定、轉瞬一空的無常,當然,也就更能看盡幾百年來深受八股科舉制度桎梏下的種種士子醜態與官場惡貌。
這樣我們才能知道,明清兩代八股文科舉制度之下,儒林這個詞的集體象徵,已經不是傳習儒家經典的儒者,更不是詩文涵養時代下的名士,儒林已經被科舉 輾壓得不成人樣,他們像罐頭裡的魚,擠得醜態百出、寒愴不堪,如果想要當一個完整的、健康的人,只有毅然離開制度、拒絕功名富貴,像王冕、杜儀、吳敬梓一 樣,但即使如此,身影看似瀟灑,但其中仍有大悲哀存在,因為真正儒者是「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治世出仕,亂世隱遯,讀書人最後選擇了不走向功 名,可偏偏生又不逢亂世,他們究竟抗拒著什麼,不過就是一個晉升的制度,那個制度,恰恰就是一道道扭曲人性的漩渦。
他們最終選擇跳開漩渦,不過大多數人並不跳開,他們不願抗拒、無能抗拒,甚至甘心情願跳入其中,無法自拔。正因為如此,有人冷眼旁觀,有人熱中其間,所以就有了活生生的《儒林外史》。
●名篇摘錄
 對於舉業一往情深,執迷不已的人,首推馬靜,他分析歷代舉業發展史,非常有趣:「舉業二字,是從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時候,那時用『言揚 行舉』做官;故孔子只講得個『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這便是孔子的舉業。講到戰國時,以遊說做官;所以孟子歷說齊梁,這便是孟子的舉業。到漢朝用 『賢良方正』開科;所以公孫弘、董仲舒,舉賢良方正,這便是漢人的舉業。到唐朝用詩賦取士;他們若講孔孟的話,就沒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會作幾句詩,這便 是唐人的舉業。到宋朝又好了,都用的是些理學的人做官;所以程朱就講理學,這便是宋人的舉業。到本朝用文章取士,這是極好的法則。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 文章,做舉業,斷不講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話。何也?就日日講究『言寡尤,行寡悔』,哪個給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馬靜這段話最大的問題,就是 他只在乎能否當官,完全不在乎考些什麼,換句話說,他根本不思考制度本身的問題,他只在乎制度能夠得到的好處,這也正是他和杜少卿(或者說是吳敬梓)最大 的差異所在。
●比國文老師更內行
 《儒林外史》的主題是什麼?據清乾隆元年閑齋老人(學者多認為此人就是吳敬梓)的序:「其書以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有心豔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 名富貴而驕人傲人者,有假託無意功名富貴自以為高,被人看破恥笑者,終乃以辭卻功名富貴,品地最上一層,為中流砥柱。」可知全書乃環繞「功名富貴」而寫, 功名富貴的獵取捷徑卻是透過「舉業」,明朝禮部議定取士之法是:三年一科,用五經、四書、八股文。吳氏在書中透過王冕一語道破這個制度的問題:「這個法卻 定的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得輕了。」王冕這段話,指出經書的核心問題,經書除了拿來研究、考試之外,最重要的是拿來修身 治國平天下,但八股文卻讓經學只墮落成文字之間的安排、推敲與講究。
◎作者簡介
張輝誠
 1973年生於雲林縣,原籍江西黎川。自幼於雲林鄉間長大,虎尾高中畢業後,資賦優異保送台灣師大國文學系,後又就讀國研所,目前為博士班研究生,同時亦 任教於台北市立中山女高。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著有散文集《離別賦》、《相忘於江湖》、《我的心肝阿母》。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三月號317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美學系列/黃公望與九峰雪霽

【聯合報╱蔣勳】

2011.03.25 03:03 am

〈九峰雪霽〉是一立軸,空明寧靜,簡潔單純到像一個句點,是老畫家留在天地蒼茫間最後一聲清寂的長嘯嗎?……

現藏北京故宮的〈九峰雪霽〉圖軸是黃公望81歲的精采作品。畫軸全高117公分,崇山峻嶺,群峰為白雪覆蓋,層層堆疊,在縱長的立軸上以筆直陡峭的垂直線不斷向上延展,引領視線達到仰望的極至。黃公望以墨色反白的畫法,墨色為底,一次一次渲染,天空水壑,深凹之處,都一片深晦沉黯,反襯出大雪覆蓋的山巒,一色瑩白。視覺向上仰望到畫軸的三分之二,層巒之上,群峰峭立,如劍戟,如筆鋒,孤獨兀傲,使人忽然想到黃公望的另外一個名號──「一峯道人」(圖一)。



畫幅上端天際線右側有畫家的落款──

至正九年春正月,為彥功作雪山。次,春雪大作,凡兩三次,直至畢工方止,亦奇事也。大癡道人,時年八十有一,書此以記歲月云。

至正9年是西元1349年,黃公望另一名作〈富春山居〉的題跋是至正10年(1350)端午節前一天落的款,相差一年,兩件名作都是他晚年傑出的代表。

元人作畫常常是為了朋友,這個習慣從趙孟頫就開始,因此畫上常有「為某某人畫」的上款。黃公望73歲的〈天池石壁〉是為「性之」畫的。81歲的〈九峰雪霽〉是「為彥功作」,82歲的〈富春山居〉則是題給同門師弟「無用師」。

文人本來不以繪畫為職業餬口,書畫都只是寄情筆墨。趙孟頫畫上常題「戲作」,書畫也只是偶然好玩為可以相交往的朋友即興創作。


彥功──班惟志

〈九峰雪霽〉上的「彥功」是元代重要的文人班惟志(恕齋)。元順帝至正初年,他在江浙儒學提舉司擔任提舉的官。任滿之後,北上大都(北京),任集賢待制。

班惟志在書畫戲曲方面都留下很多資料,鍾嗣成的《錄鬼簿》把他列為元代當時「方今名公」十人之一。身在官場,為名公士紳,而戲曲創作卻活潑佻達,不受拘束。試看他一首流傳較廣的曲子,寫某一秋天晚上聽人彈箏的感受,語言頗為自由,浪漫多情,甚至不避俚俗,不像一位道貌岸然在朝廷做儒學大官的作品。


南呂一枝花(秋夜聞箏)
透疏簾,風搖楊柳陰。瀉長空,月轉梧桐影。
冷雕盤,香銷金獸火。咽銅龍,漏滴玉壺冰。
何處銀箏?聲嘹嚦、雲霄應,逐輕風、過短欞。
耳才聞天上仙韶,身疑在人間勝境。
梁州
恰便似,濺石窟、寒泉亂湧。集瑤台、鸞鳳和鳴。走金盤、亂撒驪珠迸。嘶風駿偃。潛沼魚驚。天邊雁落,樹梢雲停。早則是字樣分明,更那堪音律關情!
淒涼比漢昭君塞上琵琶,清韻如王子喬風前玉笙,悠揚似張君瑞月下琴聲。再聽,愈驚。叮嚀一曲陽關令,感離愁,動別興。萬事縈懷百樣增,一洗塵清。
他那裡輕籠纖指冰弦應,俺這裡謾寫花箋錦字迎,越感起文園少年病。是誰家玉卿,只恁般可憎,喚的人一枕蝴蝶夢兒醒!

元代文人親近民間戲曲,無論文字典故,情感模式,心理狀態,都有大眾戲曲文學的平易近人,不唱高調,不裝腔作態。班惟志當時是朝廷負責儒學的官,如同今天的教育部督學,卻沒有一點官場儒生的迂腐氣。他或許在酒樓歌肆聽伎樂彈箏,即興寫下這首曲子,像柳永的歌詞,還有一種文藝少年唯美與感傷的天真。「漢昭君,塞上琵琶,王子喬,風前玉笙,張君瑞,月下琴聲」,班惟志引用的典故多從民間流行廣大的俗世戲劇而來,也沒有朝廷儒學命官賣弄學問的架子,他與作為全真教道士的黃公望相交往,以書畫相贈,或許也看到黃公望超越世俗人際關係的另一種自由灑脫吧。

班惟志也是書法名家,許多宋元書畫上有他留下的題跋。如台北故宮元代王淵畫的〈鷹逐畫眉〉,上面有他題的詩──

小棠枝上語調簧,曾駐多情走馬郎。鷙鳥見攻能引避,禽中真是白眉良。
語言還是有民間「竹枝詞」的趣味,不賣弄學問,也不擺弄架式,卻寫出畫眉鳥在鷹鷙攻擊下的婉轉嫵媚。

2010年十二月北京拍賣的一件〈山猿〉宋畫,上面也有班惟志的題詩──

一猿坐石一攀枝,飲岸馴獐並立窺。將為品題窮世態,又成三絕畫詩癡。

書此以記歲月

至正9年初春正月,黃公望或許正與班惟志一起遊松江(上海)九峰一帶。天寒地凍,黃公望答應為班惟志畫一張雪山風景。沒想到,天賜良緣,正巧遇到「春雪大作」,一連下了兩三次,群峰都一片潔白。黃公望應該是當場面對著紛飛大雪創作,一直到畫完,剛好雪也停止了。這場雪像是神助,特意為他畫畫而來,特意為了使歷史上留下一件稀世名作,黃公望因此在題跋裡說是「亦奇事也」。精通易理,潛心修道的黃公望在畫上留下的題跋不多,但常常值得細心玩味咀嚼。黃公望題畫的書法,特別平淡無奇,沒有一絲一毫自覺是書法名家的習氣。如果跟元代幾家的題畫書法相比,倪瓚是以隸書銳利波磔筆鋒入畫,形體緊峭,點捺都刻意用力。吳鎮畫畫的筆法看似木訥敦厚,題畫時的書法線條卻是流轉放縱不羈的草書。唯獨黃公望,用筆最自然平凡,好像隨意寫來,只是記事,毫不牽強。黃公望被推崇為元四家之首,正是因為他不拘形跡平易近人的豁達大度與包容力吧。

〈九峰雪霽〉題畫文字不是詩,沒有押韻,沒有格律,沒有難懂的典故詞彙,遵守著紀事的本分,把事件說得清清楚楚,一清如水,也許正是元人心事意境的最高領悟。

「雪」成為畫家和朋友相識相交往的心願,答應為班惟志畫雪山,動了一念,好像天地都為這一動念起興了。「春雪大作,凡兩三次,直至畢工方止」,這是純粹的記事,兩三次的大雪,一直下到他畫完整幅作品才停止。創作者似乎感覺到天地有情,可以呼應心中的「動念」,所以畫完以後題跋裡稱為「奇事」。

我最喜歡的是題跋的結尾──「書此以記歲月云」,沒有偉大的目的,沒有名利牽掛,沒有在歷史上被不被紀念稱讚的多餘負擔。一個坐過牢,行走江湖,雲遊四海,長年在街頭上算命卜卦,看慣有心事的人愁苦的面容,為他們占一卜,求一卦,講一兩句或許可以一時安慰鼓勵的話;黃公望,81歲,生命了無牽掛,為朋友畫了一張雪山,只是為了紀念歲月而已。而所謂「歲」「月」,也就是時間的因緣,這一年,這一個月,這一天,都會過去,只有自己記得,紀念著,在時間無邊無數無量的茫渺裡,記得一個春天,記得一次大雪,記得那一座座為雪覆蓋孤獨兀傲的山峰。

元人的山水解脫了形似的羈絆,把外在的風景還原成創作者內在的心事。

〈九峰雪霽〉是黃公望面對著初春大雪的記事,也彷彿是80歲高齡回顧一生走來的生命最後的心事紀錄。

經過一次長長的冬天,樹葉都紛飛飄零。春花秋葉,色彩繽紛,卻並不長久。繁華也不長久,一切的色相最終都沉潛為一片墨色。像彩色照片在歲月裡褪了色,逐漸成為黑白,色彩彷彿只是心裡忘不掉的記憶痕跡。黃公望創造了「淺絳著色」畫法,是在墨色裡加淡淡赭石花青渲染,很像上一世紀初黑白照片染色的效果。

山峰上唯有禿枝杈枒,一次一次的大雪,把瑣碎繁複、誇張聳動的風景,都用一色的白掩蓋了。像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裡說的「江天一色無纖塵」,沒有雜質,沒有渣滓。像喬埃斯在《都柏林人》最後〈逝者〉結尾的漫天大雪,莊嚴,潔淨,空明,沉澱了一切浮囂喧譁,還原到生命本質的安靜澄明。

這場大雪像老畫家最後的一次見證,一切歸為空寂,一切歸為虛空,一切歸為無,一切還原於零。 



我們看見那些皴老的褶皺,看見流動的線,看見空白裡的靜定的點,像是畫家最後的面容,奇特的表情,啼笑皆非,悲欣交集(圖二)。

〈富春山居〉是長卷,從至正7年畫到至正10年,是黃公望上下富春江的巨作,有長篇大製作的宏偉結構,起承轉合,變化萬端,有無相生,虛實互動,像極了大交響曲的樂章配置。

〈九峰雪霽〉是一立軸,空明寧靜,簡潔單純到像一個句點,是老畫家留在天地蒼茫間最後一聲清寂的長嘯嗎?

如果73歲的〈天池石壁〉用筆結構都還有點緊,畫面形式也還多有罣礙,那麼,黃公望81歲的〈九峰雪霽〉可以明顯看到一位創作者在最後十年裡的登峰造極、爐火純青的意境。

文人畫通常起步晚,成就也晚,從元代的黃公望到近代的黃賓虹、齊白石都是如此,不像西方畫家常在青春的熱情裡燃燒揮霍成絢爛色彩,元代文人畫似乎更追求色彩褪淡以後反璞歸真一清如水的空靈寧靜。

2011/03/25 聯合報】http://udn.com/


親近彰化文學家

【聯合報╱林明德】

2011.03.25 03:03 am

彰化舊稱半線,是因平埔族「半線社」而得名。清雍正元年(1723),正式立縣,4年(1726)創建孔廟,以「設學立教,以彰雅化」期許,並命名為「彰化縣」。彰化位於台灣中部,大部分屬於平原,濁水溪流過,農業發達,有「台灣第一穀倉」之稱。三百年來,彰化族群多元,人文底蘊多樣,有形、無形兼有,例如:二十五座古蹟群與閩客民居,傳釋先民的營造智慧;戲曲彰化,南管、北管、高甲戲、歌仔戲與布袋戲,傳唱斯土斯民的心聲與夢想;巧妙的工藝,精緻的家具,呈示庶民的生活美學;而人傑地靈,舊、新文學引領風騷,獨步全台;至於民間文學,多彩多姿,有待進一步的挖掘與整理。

十五年來,個人跡近彰化,漸漸發現其人文的繁複。透過產官學合作的模式,正式推出「啟動彰化學」的構想。為了啟動彰化學,我們成立編委會,擬訂宗教、歷史、地理、生物、政治、社會、民俗、民間文學、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傳統建築、傳統表演藝術、傳統手工藝與飲食文化等系列,敦請學者專家撰寫,以挖掘彰化人文底蘊,累積人文資源,終極指向是締造文化奇蹟;不過,近程的文化工程任務乃在創造文學奇蹟。

2007年,為有系統開拓彰化學各面向,我們以產學合作的方式出版「彰化學叢書」,結合學者專家共同挖掘彰化的人文底蘊,預計五年六十冊(目前,已出版三十二冊)。

啟動彰化學,是一個大夢想,也是必須共同、長期來完成的大夢想。而為了創造文學奇蹟,充實彰化文學館的內涵,我們進行軟、硬體的相關思索,並且走訪國立台灣文學館、賴和紀念館、鍾理和紀念館與南投文學館。我們深信以彰化文學的多元與厚度,其軟體之豐厚,足以成為深具地區文學特色的館藏,配合館址的展示空間與動線,當可型塑獨特的館相。

為展示初步的成果,我們特別在彰化學叢書,安排出版《親近彰化文學家》,全書包括賴和、林亨泰、錦連、曹開、施文炳、吳晟、林武憲、康原、蕭蕭、愚溪、宋澤萊、李昂與石德華等十三人,文類涵蓋漢詩、新詩、散文、小說、兒童文學與報導文學,每位作家的書寫次序,由小傳、訪談、印象、創作事紀、研究資料,以至作家生平,循序漸進,知感並重,配合圖像,以跡近作家的內心世界。此成果證明了彰化文學的豐厚,更積極的意義,是為彰化縣文學館催生。

【2011/03/25 聯合報】@ http://udn.com/

鵝鑾鼻日本歌碑 珍貴活史料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 /墾丁報導】
2011.03.25 04:39 am

屏東縣墾丁鵝鑾鼻公園內的日本神社遺址旁,地方文史工作者最近發現有塊隱身已久的日本歌碑,查證是當時的日本武藤信義將軍到鵝鑾鼻公園視察時,「心有所感」刻印記錄的詩句,文史工作者希望整理後公開展示,讓「活史料」重現世人面前。
恆春文史工作者念吉成最近到鵝鑾鼻公園收集日本神社遺址相關史料,該遺址在財政部關稅總局鵝鑾鼻員工訓練中心內,念吉成發現遺址後方有塊高近3公尺的老石碑,石碑上隱約可見以日文和漢字刻印的文字,文末署名武藤,但沒有日期,念吉成就以「武藤」為線索開始追查。
念吉成查閱日據時代和鵝鑾鼻有關的史料,並請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蔡承豪和懂日文的友人協助調查,查知負責教育訓練的日本陸軍將軍武藤信義,曾在1930年來台並到鵝鑾鼻的日本神社參拜,以簡短詩句描述當時的心境,詩句後來被部屬立碑紀念。
碑文的漢譯是「國之邊際,洶湧浪濤,沖激海岸,懸崖峭壁,固若金湯,不為撼動」。念吉成說,典雅的文藻詞句,除了具史學意義,也看到文字之美,是鵝鑾鼻燈塔之外的珍貴「活史料」。
他說,這塊日本歌碑距鵝鑾鼻燈塔200公尺,燈塔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逃不過美軍的轟炸,它卻未受波及,台灣光復後日本神社被夷為平地,又幸運保存下來,這對日本觀光客將是個「賣點」,希望整理後豎立解說牌展示,更豐富鵝鑾鼻公園的歷史文物。

【2011/03/25 聯合報】@ http://udn.com/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宋美齡傳記熱潮 外國人搶搖筆桿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宛茜】 2011.03.20 04:03 am


民國百年,兩岸政府競相籌辦辛亥百年慶祝活動,拍「孫中山」等歷史電影,爭搶歷史詮釋權。然而在歷史傳記的寫作上,兩岸卻將詮釋權拱手讓給外國學者。近年發表民國人物新傳的學者作家,統統都是外國人。


民國百年,歷史也走了一世紀。當時間抖落了恩怨、沉澱了情仇,歷史的真實面貌方可漸漸浮現。隨「蔣介石日記」等史料公開,近年吹起一波民國人物新傳熱,賦予蔣介石、宋美齡等人嶄新歷史面貌。

史料公開 蔣介石扳回評價

在西方,蔣介石一直被視為「丟掉中國的失敗者」;在經歷改朝換代的台灣,他的歷史評價也在上世紀末跌至谷底。然而隨著蔣介石日記、宋子文文件等史料的公開,這位極端正反評價皆有的政治人物,在民國百年前又一步步走回英雄的位置。
美國外交官陶涵(John Taylor)於去年發表中文版的蔣介石傳記「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時報出版),引用大量剛開放未久的蔣介石日記,為蔣介石描繪了一幅正面肖像。陶涵認為,蔣介石是有遠見、訓練有素且精明的策略家。他不僅精準預測了許多政治事件,更將手中的劣牌發揮至極致。

矛盾人物 為臺灣民主奠基


在陶涵筆下,蔣介石是一位「高度矛盾的人物」。他是個現代新儒家,卻也支持女權、接受太太、姪女公開穿著男裝的行為。他是強烈的民族主義者、痛恨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凌辱,卻不介意孫子女是歐亞混血兒。陶涵肯定他對台灣的民主貢獻,「無論是有意識或無意識,他的確替臺灣活力充沛的民主發展奠定基礎。」
1997年,宋婉婷執導的香港電影「宋家皇朝」登場,電影海報以「一個愛錢,一個愛國,一個愛權」形容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這12 個字也凝固了兩岸華人對宋家三姐妹的印象─「愛權」的宋美齡,地位遠遠不及「愛國」、銀幕形象溫婉堅貞的「國母」宋慶齡。
邁入新世紀,宋美齡「後宮干政」的貪權形象逐漸轉變。分別在去年底和今年初推出中文版的「宋美齡」(五南出版)、「宋美齡新傳」(遠流出版),執筆者同為女性。迥異於過去男性史家對宋美齡私生活陰暗面的過度挖掘,她們賦予宋美齡充滿朝氣的新形象─一個擺脫性別限制、主導歷史發展的成功女性。

宋美齡 不再是蔣身邊花瓶


執筆「宋美齡」的作者李台珊(Laura Tyson Li),曾為歐美媒體在兩岸三地擔任特派員多年;寫「宋美齡新傳」的漢娜‧帕庫拉,則曾就讀塑造宋美齡獨立思想的美國衛斯理女子學院。身分背景與女性意識的覺醒,她們筆下的宋美齡,不再是蔣介石身邊的花瓶,而是一手「打造中國和西方的關係,從而左右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2004年,宋子文後人捐出58箱文件,其中有19箱涉及宋美齡。帕庫拉在書中大量引述了宋子文與宋美齡之間的電報原稿、以及宋美齡和美國摯友艾瑪的通信。這些文件展現宋美齡立志成為「現代新女性」的決心,並非只是著迷於鞋子和大衣的時髦女子。

政治婚姻 甩女人傳統框架

宋美齡29歲嫁給蔣介石,多年來被認為是蔣介石取得政治地位的籌碼。但帕庫拉和李台珊卻換個角度,認為是宋美齡憑藉這樁政治婚姻,取得進入男性政治舞台的門票。她甚至反客為主影響蔣介石,超越為人妻子的身分,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李台珊認為,宋美齡成功擺脫了時代給予女人的傳統框架─她在開羅會議中闖入歷史鏡頭,和中英美三大領袖平起平坐,膽識連西方女子都瞠乎其後。但她根深柢固的保守心態,使她無法真正擺脫束縛,以她的影響力推動中國民主與社會改革。
李台珊最後還是肯定了這位「中國女皇」:「她雖有種種缺點。但有著大無畏的精神、勇氣、決心,以及強烈的愛國赤忱。」台灣網友也持同樣看法,今年婦女節yam蕃薯藤網站舉行「建國百年來你最尊敬的女性」網路投票,宋美齡名列第一,甚至贏過人氣正夯的台東菜販陳樹菊、證嚴法師。

【2011/03/20 聯合報】@ http://udn.com/

一份家族史作業 聊開媽媽心結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2011/03/20
一份寒假作業,將教師、家長還有學生緊緊相擁在一起。台北市敦化國中老師吳忠泰出題,要學生交一份百年家族史,開啟學生溯根之旅。有學生完成作業才知道,原來祖先曾是望族,也有學生趁機表達對母親開不了口的關心。
一份近百年家族圖、一份家族大事紀要,吳忠泰在國一國文課上,要學生利用春節完成家族移動簡史,讓學生、家長一起追溯過去時光。有人直說「俺家族譜被共產黨燒了,加上來台時間不長,資料不足,敬請見諒」讓吳忠泰哭笑不得。
也有學生心酸:「本來不想做的,不想揭開媽媽心中的瘡疤。早早懂得察言觀色的我,不希望她心情不好,畢竟這幾年她都是一個人撐過來。他們為何離婚,爺爺奶奶的死因,本來都是我們不觸及的話題。」但學生完成後,直說很高興,沒想到有機會與媽媽聊開心結。
吳忠泰說,學生的作業,幾乎是東亞近代史的濃縮,生長在台北的學生,祖先多在國共內戰時遷徙來台。有學生記錄,「祖父在19481950年間,從江蘇到上海,轉到舟山最後再到台灣,到每一站都不敢想,下一個地點會有溫暖的燈。」
有學生特別強調:自己家族是沈葆楨解除渡台禁令後才來的,以表示和其他「羅漢腳」或偷渡者後代的不同。還有學生甚至為每一個近祖列表,說明對社會具體貢獻,看得出家長的用心。
吳忠泰在作業中觀察到,這些學區在台北市的孩子,對阿姨、叔伯等遠親、長輩的情感並不冷漠淡薄,「小阿姨近40歲未婚」學生評語是「單身萬歲」;有一個學生難忘阿祖生前在虎尾公園高歌的神采,則說「希望天上也有卡拉OK」。
吳忠泰表示,對他來說,這份家族史作業,讓每個學生已不只是成績單上的一個編號,更把老師與家長緊扣一起,勝過做家庭訪問,學生更藉此學習到飲水思源的真諦。

2011年3月19日 星期六

參拜王羲之

【聯合報╱鄭培凱】 2011.03.18 03:36 am

連王羲之都得靠中日友好或中韓友好,為了現實的政治需要,才有一席棲身之地……
陰雨濛濛,山色有無中,我們一行人到達金庭觀的時候,是下午三點鐘。天色有點晦暗,遠近山巒罩在細雨朦朧之中,好像蒙上一層淒楚的紗巾,提醒我們前來參拜墓地的人,這是一代書聖青山埋骨之處。
金庭觀蓋得夠氣派,金字牌匾在雨中仍然鋥亮,耀發著新近髹漆的光芒。觀宇門庭整飭,屋甍高標,梁柱之間流露著威嚴肅穆,讓人聯想到西子湖畔的岳王廟。不 過,四周卻闃無一人,只有淅淅瀝瀝的雨聲,伴著散失在時間裡的記憶。我問帶我來參拜的朋友,怎麼在深山幽谷裡新建了這麼宏偉的寺觀,卻沒人呢?
朋友是嵊州本地人,聽說我到嵊州調查一個流傳了八百年的清風娘娘傳說,就慫恿我多留一天,見識一下更重要的文化史跡。他說,謝靈運在這裡住過的,還經常在 剡溪一帶垂釣,現在還能找到他釣魚的石磯,連他修築的別墅也有殘存的柱礎可尋。王羲之的遺跡更明確了,他退隱之後就搬到此地,終老於斯,墓地就在金庭鎮的 瀑布山,風景秀麗,一定要去拜訪。
書聖埋骨之地,能不參拜嗎?於是,我就跟著他來了。他不但說服我前來,還請出他年近九十歲的舅舅,以及地方電視台專門製作鄉邦風土文化的專家同行。我後來 才知道,老人家原來是地方誌的專家,對鄉邦文獻瞭如指掌,尤其熟知地方傳說。老人身體健朗,耳不聾,眼不花,說起話來滔滔不絕,聲若洪鐘,可惜一口地方土 話,十成中我最多聽懂兩成,還得朋友給我作翻譯。有趣的是,他講起童年往事,講起抗戰前後的地方掌故,娓娓談來,好像昨天才發生的一樣。
重建金庭觀的前因後果,老人家很清楚。金庭觀是王羲之退隱後選擇的居所,終老之後,就葬在後面的瀑布山。觀後有個小村子,是歷代守墓人的住處,世代相傳, 照料這片屋舍與山後的墓園,修葺重建,承襲了一千多年,一直延續到近代。文革期間破四舊,把道觀當封建迷信給砸爛了。後來不斷有日本及韓國書道團體要來朝 聖,政府認識到王羲之敦睦邦交的重要性,重建了金庭觀,規畫了好幾進氣勢恢宏的院落,作為見證中日及中韓友好的活動場所。現在每年都有固定的節慶,讓日本 人與韓國人前來舉辦書法大會,熱鬧非凡。平常則冷冷清清,沒有什麼中國人前來。聽了不禁感慨不已,連王羲之都得靠中日友好或中韓友好,為了現實的政治需 要,才有一席棲身之地,真是情何以堪。
循著蜿蜒的鵝卵石小徑,我們穿過一片蒼鬱的林木,到了王羲之墓前。眼前是一座單檐挑角石亭,亭中立著一塊石碑,上書「晉王右軍墓」,看看年代,是明弘治年 間書丹,迄今有六百年了。碑亭後面是個環狀石砌的墓塚,雜草叢生。老人說,墓是80年代新修的,只有那塊墓碑是真的古蹟,其餘都是假骨董。他指著碑亭的右 側前方,說本來有個古老的碑亭,文革期間給拆毀了,也許是本地的不肖人士看中了石料,拆去建房築牆,也未可知。那塊明碑能夠留存下來,倒是王家子孫有心, 偷偷移走埋在地下,改革開放之後再拿出來的。我說,那個碑亭看起來有些年歲,應該也是舊物吧?
老人一聽,興奮起來,指手畫腳,大聲發起議論。我只聽出他在說,什麼河邊的貞節牌坊,寡婦的帽子,沒聽懂。朋友趕緊翻譯,說這個碑亭與王羲之絲毫無關,原 來是靠著河邊的一座貞節牌坊。重建王羲之墓,只有墓碑,沒有碑亭,政府給的經費不夠,無法鳩工重建碑亭,就有人建議把貞節牌坊上面的文字敲掉,移過來。王 右軍的墓碑上面,頂著寡婦牌坊,戴個寡婦帽子,不成體統,罪過呀。老人是地方歷史文物專家,當年表示過不妥,但是沒人理他,只好隨著他們瞎搞。老人家講完 了,突然拉著我的手,笑說,騙騙日本人是足夠的了。他眼神發亮,露出慧黠的笑意,顯然是在嘲諷作假的人,也笑那些不知情的日本朝聖者。
不過,王羲之的墓可能從來就不在現址,而在瀑布山的深處。老人說,到了隋朝大業年間,墓已荒廢堙圮,遺跡難尋。後代歷次重修,建在金庭觀後,也是方便後人 參拜,緬懷先人賢德之意。哪裡搞來的建材,實在也不必計較。聽了他通達的解釋,我也覺得朝聖的意義,其實是在自己心底走了一遭,讓自己的虔敬之意,外化成 一次心靈的旅程。青山綠水,碑碣荒草,都是淨化崇敬之心的外景,而人人心底的王羲之,則是萬世流芳。

【2011/03/18 聯合報】@ http://udn.com/

解讀溫語錄/「骨肉之親、析而不殊」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則宏、陳東旭/北京報導】2011.03.15 03:51 am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記者會上講話向來喜歡引經據典,但有時溫家寶引用的詞句過於深奧,常讓現場記者有聽沒有懂。
2008年「兩會」後記者會,他回答台灣媒體提問時說了魯迅的名句:「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段話還相對淺白。
去年同樣是回答台灣記者提問,溫家寶引用左傳的句子:「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兄弟之間雖然有些摩擦,但血緣關係依然無法切斷),就忙翻一堆記者。
溫家寶當時還提到目前分別藏於台北故宮和杭州博物館的元朝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用以隱喻兩岸關係,並表示「畫是如此,人何以堪」,讓這幅作品在兩岸一夕成名。
昨天溫家寶在談兩岸關係時又發揮他深厚的國學底子,說出「骨肉之親,析而不殊」。多數人對這句話是相當陌生,大陸人民網的文字直播一開始還打成「系而不疏」。
網路上也引起一番討論,有人說,應該是「稀而不疏」,有人說是「隙而不疏」才對。所幸大陸各家中央媒體最後文稿都統一為「析而不殊」,並指出這句話取自「漢書」,意思大概是骨肉親情雖暫時分開,但感情不會因此疏遠。
新華社特別發出「溫家寶古詩文出處」一文,有為外界釋疑解析的用意。這些詩文的出處與解釋整理如下:

骨肉之親、析而不殊──談兩岸關係

出自「漢書.武五子傳」。漢宣帝明年春下詔曰:「蓋聞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親,析而不殊。其封故昌邑王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指骨肉之親即使分開,也有相同之處。
政如農工,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終──談其所剩兩年任期
出自「左傳襄公廿五年」。子產曰:「政如農工,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終。朝夕而行之,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其過鮮矣。」意思是為政好像務農,要日夜思考它,思考它的開始又思考怎樣使它取得圓滿的結果。即君子的行為,要考慮到結果,考慮以後再這樣做。
憂國不謀身──談堅持在任到最後一天
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學阮公體三首」,原詩為:「昔賢多使氣,憂國不謀身。目覽千載事,心交上古人。」意思是憂慮國事而不考慮自己的家事。
恪盡職守──談堅持在任到最後一天
出自「孫子兵法」,意思是盡自己的努力,嚴守自己的職業或崗位,謹慎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
如將不盡,與古為新──談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
出自晚唐司空圖「廿四詩品.纖穠」:「乘之愈往,識之愈真。如將不盡,與古為新。」溫家寶借此詩表達,大陸始終是在對文化的傳承和革新上前進和發展,中共改革開放的道路,永遠都不會停止。

【2011/03/15 聯合報】@ http://udn.com/

生活的風景/美麗的土角厝

【聯合報╱登山客(桃園市)】
2011.03.19 03:06 am

登山隊安排到宜蘭頭城登山,攻頂成功後下山,發現這間位於產業道路旁的土角厝。整間房子已被削掉一半,剩下另一半無法住人,成為農家儲存工具、雜物的庫房。
牆壁據說是用黃泥土加米糠、煮熟糯米拌勻,整片分成四層塗抹上去,屋頂用稻草,一層一層共計八層覆蓋,明顯看得出來用縱橫草繩固定。厚厚的屋頂,遮風避雨絕無問題。
整座房子就地取材,沒水泥、鋼筋混凝土,但歷經數十寒暑依然屹立不搖,是難得一見的土角厝。

【2011/03/18 聯合報】@ http://udn.com/

陳柔縉:古典的「主要交通工具」

【聯合報╱陳柔縉】 2011.03.17 03:08 am

日本強震當天,東京地鐵停駛,聽到第一個朋友的消息,是從新宿走到麴町,走了一個多鐘頭回到家。第二個朋友慶幸自己住在銀座,只走了兩個鐘頭,她的同事莫不走五、六個小時才到家。第三個是公差到東京的朋友,地震隔天,上野車站擠了密密麻麻的人,於是他花了四小時走回新橋的旅館。
步行一兩個鐘頭、五六個小時,聽來彷彿讀到現代版的天方夜譚,其實,我們台灣人曾經很會走。只是近百年來,一心追求交通的快速和舒適便利,幾乎忘記自己雙腿的能耐而已。
台灣人的回憶錄裡,到處可見走路的橋段。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在淡水念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到新竹校外教學,去時搭火車,返程就從新竹走回淡水。杜聰明又說,公學校畢業準備考試期間,小竹老師生病住院,他和一位同學帶「一籠蜜柑」,從淡水走到今天的台大醫院。兩件「驚人」的走路記事,杜博士卻都沒有特別著墨甚麼,一切似乎很普通很平常。
一位姓廖的歐吉桑告訴我,日本時代,他就讀台北工業學校(今台北科技大學),學校規定離校六公里以上才能搭公車,他家在民權西路這邊的大橋頭,兩邊距離剛好六公里,只得天天走路上學。
台北社子島出身的郭維租醫生,其傳記有一句話頗為趣味,說八十年前,「主要交通工具是走路」。家父今年七十六歲,對小時候的印象也是「甲飽叨行」,吃飽了就要走路。遇到高溫地熱,赤腳走路難受,還邊走邊跳,踩路旁雜草取一點涼快。
台北有名的私校延平中學,創校校長朱昭陽一九一七年進入國語學校,也就是今天中正紀念堂旁的台北教育大學就讀。學校規定一律住校,每天午後三點半到五點可以自由外出,星期日則放長到早上八點至傍晚五點。因為思鄉,星期天一到,朱昭陽就往老家板橋跑。如果換成今天,他只需鑽進中正紀念堂站,一站到西門,轉搭板南線,不到二十分鐘,就回板橋了。但那時候,他都靠「主要的交通工具」,走兩個小時抵達板橋,因而幾乎走到家,跟家人吃一頓飯,「停一會兒」,又要趕兩小時的路回學校了。
老實說,台北走到板橋才兩個小時,我因無概念而有點驚訝。走路早是弱勢的交通工具,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既看輕腳程,也對走路速度失去感覺力。
走路雖慢,卻不落伍。特別現在災難頻傳,一些舊時生活的習慣和方式,雖然多一點麻煩,多一點勞動,卻也是對環境多一點溫柔,多降低一點負擔。全面性返璞歸真,過著原始的生活,萬不可能,但回返古典生活的精神,放棄一點生活便利快速的追求,卻是必要。認真想想,因為方便快捷,我們趕趕趕,省下許多時間和體力,但是,我們並不因此而更幸福健康愉快。
(作者為作家)

【2011/03/17 聯合報】@ http://udn.com/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大海嘯若侵台 西南沿海全淹

【中央社╱台南14日電】    2011.03.14 07:37 pm

日本發生規模9.0強震引發海嘯,水利專長的國立成功大學校長黃煌煇今天表示,若是台灣發生相同規模的海嘯,西南海岸最不安全,從嘉義外傘頂到屏東都會淹,高雄市會被掃光。
提到台灣海嘯的歷史,黃煌煇說,1620年代,台南、屏東都曾發生海嘯,這是德國人旅遊時的記載,但文獻正式記載的是1867年基隆大海嘯,當時海上的船隻全被推到街上去,數十分鐘後再拉回海上,一推一拉,數百人就被拉走了。
黃煌煇說,海嘯比地震還可怕,若是發生和日本相同規模的海嘯,台灣西南海岸最不安全,因菲律賓板塊有馬里亞納海溝及大斷層,假如菲律賓和台灣之間的中國南海發生大海嘯就糟了,因距離長,海水深,嘉義外傘頂以南到屏東都會被侵犯的一塌糊塗。
黃煌煇表示,西南海岸平緩,海嘯容易衝上來,但東部陡,就不會有問題,智利海嘯到了台灣東部,海浪只有30公分至40公分,日本海嘯更不可能會被傳到台灣,因海嘯會被琉球群島遮斷。
黃煌煇說,東北部雖人口稠密,但海面距離不長,台灣海峽也不可能有大海嘯,因台灣海峽水深只有80公尺,海面距離也短。
黃煌煇建議政府必須事先規劃因應,計算一旦發生海嘯時,海嘯區域內的民眾要跑多遠多高才安全,若是台南被海嘯侵襲,民眾就要往新化、關廟、龍崎方向跑,遇到海嘯,就要往高處及有樹木的地方跑,大家不要說能阻止海嘯,「天定勝人」。
至於日本核電廠氫爆問題,黃煌煇說,核電須靠冷卻,他認為日本核電廠問題應是管線破裂,水位降低冷卻不足。台灣核電廠區耐震的設計,應該是規模8.3,浪高約7點多公尺。

※延伸閱讀》
‧Google地圖 日本各地災情彙整
‧日本世紀強震 大事記

【2011/03/14 中央社】@ http://udn.com/

二戰間諜相機 像火柴盒

【聯合報╱記者吳淑玲/新化報導】    2011.03.15 09:01 am

喜歡早期偵探電影的人,一定對主角拿著迷你相機拍下機密文件的畫面不陌生,台南市新化麗景相館就收藏一部二次大戰期間的日本「間諜相機」,大小如火柴盒,昨天首次亮相,令人大開眼界。
收藏者是新化麗景相館第三代的鍾建光,他的祖父鍾景畫1922年創辦新化區第一家相館,後來由他的父親鍾永泉接棒,已經營近90年。
鍾建光說,這台相機是他小時候的「玩具」,但聽父親說才知道大有來頭。
鍾建光說,這台相機是祖父所有,是二次大戰日本的「間諜相機」,有快門、捲片軸、底片軸,只要裝上底片就可以拍照,一次可拍10張。
鍾建光表示,聽父親轉述祖父的說法,二次大戰日本戰敗後,美國大兵特別愛這款「間諜相機」,日本人就將報廢的飛機、軍火零件拆解後,大量生產這款間諜相機賣給美國人,對戰後日本蕭條的經濟幫助很大。
新化麗景相館不敵現代數位化的競爭,在3年前停業,鍾建光未繼承衣缽,目前擔任教職,但他血液中留著家族熱愛攝影的基因,曾出版不少生態攝影集。鍾建光說,從祖父、父親到他三代,都喜歡收藏相機,涵蓋近百年的「相機發展史」,若有適當的場地將公開展出。

【2011/03/15 聯合報】@ http://udn.com/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閒話吃喝/不吃會死?

【聯合報╱文/方梓】 2011.03.14 02:21 am

偏食是對食物有強烈的喜愛與厭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極喜歡,以及非常嫌惡的食物,其中最顯著的就是孕婦,喜歡和討厭可以到「不吃會死」或「吃了會死」,據 說前者已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冬天想吃夏天的食物,晚餐想吃早點,半夜醒來是因為有非吃不可的食物,當然,另一半得四處奔走尋找。

聞食物味道就反胃
病奄奄臥床兩個月

我是屬於「吃了會死」那一類型,雖然折騰不到另一半,卻是折磨自己。平時鼻子過敏,經常像雪隧塞車,不辨各種氣味,懷孕時鼻子突然「豁然開朗」暢通無比, 再清淡的氣味都聞得到,凡聞到必吐,幾乎所有食物(固體、流質的)進到嘴裡全都反胃,就這裡病奄奄臥床兩個月,不藥而癒,但對食物仍是興趣缺缺。因此對於 那些非吃不可,甚至不吃會死的懷孕症狀難以理解。
孕婦的任性胃口中最嚴重的且廣為全世界老少所知的,大概就屬於萵苣姑娘的媽,為貪口腹之慾,付出的代價是失去了女兒。
格林童話裡的《萵苣姑娘》,一對夫婦住在巫婆的隔壁。有一天,懷孕的妻子看到隔壁的花園裡種了整圃的萵苣,棵棵青翠欲滴,不斷的引發她的食慾,簡直到了非 吃不可的地步,因為吃不到所以一日比一日憔悴,告訴丈夫若吃不到萵苣將會死掉。於是丈夫連續兩個夜晚爬進巫婆的花園裡偷摘萵苣。第三個晚上,丈夫摘了一籃 的萵苣正要爬牆回家時,巫婆突然出現了,人贓俱獲,這個偷竊的丈夫苦苦哀求巫婆的原諒,並說出懷孕的妻子吃不到萵苣會死。巫婆雖然寬恕了,也答應繼續提供 萵苣,但條件是在他妻子生產後必須將剛出生的孩子交給巫婆。不久之後,妻子生了一個女嬰,巫婆也隨即抱走女嬰。女嬰後來被稱為萵苣姑娘 (Rapunzel)。萵苣姑娘十二歲時,巫婆將她關入了森林中的一座沒有樓梯也沒有門的塔。

A仔菜讓人想到毒萵苣
熱炒熟食不當生菜沙拉

所有童話故事都一樣,不管發生多少磨難和不合邏輯的事情,最後總是「公主和王子過著快樂的生活」;萵苣故娘也不例外,用她長長的髮辮做梯子,讓王子英雄救美人,有個美滿的結局。
令人好奇的是,萵苣到底有多麼可口,讓孕婦因為吃不到而形容枯槁(真懷疑巫婆在萵苣上施了什麼讓人吃了上癮的法術或藥物)?唯一可以說服人的是,萵苣中有天生的葉酸,孕婦在妊娠期多吃萵苣,有助於胎兒脊髓的正常形成。這也是一種母性的本能?
萵苣,家族龐大,依形貌不同分別有各種名稱:生菜、春菜、劍菜、鵝仔菜、媚仔菜、萵仔菜、葉萵苣、結球萵苣、本島萵苣、大陸妹,以及凱撒沙拉的羅蔓,它們都是同宗,從原生種到改良種琳琳瑯瑯,族繁不及備載。
萵苣的原生種是毒萵苣(Lactuca serriola),含有類似鴉片的麻醉劑。據說古羅馬人在飯後食用它的葉子來助眠;古埃及人則將毒萵苣當作毒品和催眠藥來使用;毒萵苣的白色汁液讓人聯 想到精液,被認為有壯陽作用。因為葉內含有乳白色汁液,在歐洲、印度又叫「乳草」。隋朝傳入中國,稀有昂貴,當時士大夫才吃得起,所以有「千金菜」名稱。
台灣的萵苣同宗就是本島萵苣A仔菜,也是鵝仔菜、媚仔菜,不同的稱呼都是從萵仔菜的音變而來。A仔菜讓人聯想到毒萵苣,都有白色汁液,A仔菜略帶苦味,多半熱炒熟食,不作興拿來當生菜沙拉。

簡單食物只要新鮮
也會有美好的滋味

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西式餐飲開始普及,生食蔬菜的飲食習慣逐漸養成,其中以生菜沙拉最具代表,從千島、油醋到凱撒沙拉醬,主 要配的生菜都是萵苣的宗族。其中,結球萵苣除了西式的生菜吃法外,中式的生食則包著蝦鬆,韓國人包著烤肉或燒肉;不可考的年代,中國北方人拿來包飯吃, 「脆甘無儕,且耐大嚼」,都是取其脆甜的口感。也許這就是萵苣媽媽不要孩子也要吃的原因。不止懷孕的任性胃口迷戀萵苣,就連憂國憂民的詩人杜甫也難逃萵苣 的誘惑,「堂下理小畦,隔種一兩席許萵苣」小小的菜圃也要種些許的萵苣來滿足口腹之慾。
儘管因為「脆甘」,結球萵苣都以生食為主,雖然我喜愛萵苣包著蝦鬆、凱撒沙拉的羅蔓,但最常食用的卻是熟熱的萵苣;熟食的結球萵苣料理最顯赫的吃法是煨鮑魚的墊底菜,這樣奢華的菜食不列入尋常家庭菜色。
我喜歡的萵苣熟食是搭著餛飩或炒飯。餛飩湯起鍋前加入萵苣葉片,餛飩的滑溜軟嫩搭著萵苣的脆甘,十分爽口。炒飯也是在起鍋前熄火,將切成細絲的萵苣摻入炒 飯中拌勻,利用炒飯中的餘熱略略使萵苣變軟卻又不影響其脆度。餛飩湯或炒飯加入萵苣方便不費事,且在飲食習慣上也很健康,肉類、蔬菜、澱粉一應俱全。
紐約知名主廚波登(Anthony Bourdain)在嘗遍了新加坡的各種美食之後,大呼「死也要吃」;繁複的、精心烹調的食物固然令人死要吃,但是簡單的食物,只要新鮮,也有美好的滋味,一樣擁有吃食的享受和喜樂。

【2011/03/14 聯合報】@ http://udn.com/

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孫文與宋慶齡的婚姻是誰促成的?

【聯合報╱林水福】 2011.03.12 04:16 am

2009年小坂文乃女士出版《製造革命的日本人》,明白指出孫文與宋慶齡的結合是梅屋庄吉夫婦一手促成的……這種說法,可能顛覆過去研究孫文與宋慶齡的專家學者的看法……


1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也是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國內有一些特別的紀念活動。拍攝《國父傳》應是其中之一。去年從媒體報導得知,對於《國父傳》中國父的「人物描述」似乎有些不同的看法喧騰一時,造成未演先轟動,也讓人重新對國父日常生活中是怎樣的一個人,與宋慶齡之間的感情如何?是在怎麼情況下兩人結成姻緣?等等產生興趣。
談到孫文與宋慶齡的結合,過去有種種說法;不過,2009年小坂文乃女士出版《革命をプロュースした日本人》(製造革命的日本人),明白指出孫文與宋慶齡的結合是梅屋庄吉夫婦一手促成的。之後,到目前為止至少日本方面沒有人反駁。這種說法,可能顛覆過去研究孫文與宋慶齡的專家學者的看法。為什麼到最近才「真相大白」呢?小坂女士說,過去也曾提供日本研究者相關史料、文物,但是由於跟學者本身以往發表的「說法」不同,因此「真相」仍然塵封箱底,不得已自己跳出來研究,寫成上述著作,對歷史作一些交代。
小坂文乃女士是梅屋庄吉的曾外孫女,目前是梅屋庄吉遺留下來的文物持有者。梅屋庄吉何許人也?我想對一般國人而言,應該是較陌生的。儘管去年小坂女士訪問台灣時曾有媒體報導。
梅屋庄吉(1868-1934),長崎出身的企業家。27歲時在香港與長二歲的孫文認識,對其革命思想深有同感。南開大學俞辛焞教授在《孫文の革命運動と日本》指出:「孫文將日本作為革命基地,革命生涯的三分之二在日本度過。中國革命是日本明治維新的第二步,希望日本援助。大陸浪人或政治家之中,有同情、援助孫文的革命運動,但也有藉此利用孫文實施日本對中國的政策。不過,不能說孫文與所有日本人的關係,都是在這個框架中結合的。」國父的日本友人相當多,政界有犬養毅、大隈重信、尾崎行雄,政治、社會運動家有宮崎滔天、山田良政、山田純三郎、北一輝、平山周、內田良平、末永節,企業家有頭山滿、澀澤榮一、梅屋庄吉,軍人有大原武慶、本庄繁、金子新太郎、石間德次、甲斐靖,學者有南方熊南、寺尾亨、副島義一、原田要等。其中不免有就如俞教授所說的既援助又利用的情形,但是不能一概而論,如俞教授說的:「例如孫文與梅屋庄吉的關係是特異的。他基於自己的理想與人生觀,傾自己的財產誠心誠意支援孫文的革命。」
梅屋和孫文在香港「梅屋照相館」相識後,對孫文的革命思想深有同感,於是說:「你舉兵,我舉財支援。」梅屋拍攝電影,凝聚巨大財富,「從1895年廣州起義開始的革命運動的武器、彈藥的調度、機關雜誌發行的資金、對志士赴革命的援助,還有他們留守的家裡的照顧、孫文逃到外國的旅費、軍票的製作……」到底支援了多少錢?正確數字沒人知道,有一說換算成現代錢幣超過二兆日圓。其中一例,「明治29年2月18日一千三百美元給孫之後雖出資金甚多記憶不詳細」《永代日記》(梅屋庄吉),換算成現代幣值超過一千萬日幣。上述小坂女士著作中多次提及匯款給國父及革命志士情事。


2

1913年宋慶齡結束美國的留學生活,和家人見面的地方不是中國而是日本。因為那時宋嘉樹和孫文因革命失敗逃亡日本。當時孫文住在位於大久保的梅屋家(現已不存在),慶齡常和父親或時任孫文祕書的姊姊靄齡到孫文住處,甚至十天裡見七次面。慶齡在孫文心目中是「出現在人生谷底的自己眼前,色彩鮮豔的現代的存在」;而另一方面慶齡眼中的孫文是「可以實現中國未來希望的一切的象徵」(見イスラエル‧エプシュタイン《宋慶齡(上)》)。1914年靄玲和孔祥熙結婚,辭祕書職,由慶齡接任。慶齡獲孫文信任,幫他處理祕密的書信、文書、英文書信、聲明草稿等,成了孫文的重要支柱。另一方面,慶齡對於孫文處逆境堅忍不屈的精神深受感動,從他那兒學習政治原則、對現實課題的處理方式等。在這種情況下,兩人從主從、上司與部屬的關係,逐漸轉為男女關係。上述《宋慶齡(上)》提到,廖仲愷的兒子廖夢醒說,孫文、慶齡與胡漢民、戴季陶、廖仲愷等同遊熱海時,兩人情狀甚為親暱。那時候慶齡給妹妹美齡的書信中說:
從沒有像現在這麼快樂過。做的是從少女時代夢想的為大義而做的工作……我能夠幫助中國,能夠幫助孫博士。他需要我。(《宋慶齡》(上))
1914年宋雙親身體違和,慶齡與雙親回到上海,那時孫文的落寞可想而知。小坂女士在上述書中,根據祖母千世子的回憶文有如下的描述:
孫文嘆氣,一直似乎在想著什麼的樣子,看來像在看書;其實,只是書本翻開,過著幾乎是茶飯不思的日子。
看不下去的トク(註:庄吉妻)問道,
「是不喜歡飯菜嗎?」
孫文只回答,「不是!不用管我。」
可是這種情況繼續著,因此,トク直接挑明問孫文內心。
「是不是因為愛情問題而煩惱呢?」……
「我忘不了慶齡。遇到她,我想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遇到愛。第一次了解相思之苦與喜悅。」
儘管トク提醒孫文兩人年齡相差27歲,孫文卻毅然回答:「如果可以和她結婚,縱使明天死而無悔。」了解孫文真意之後,トク也沒跟庄吉商量,馬上找來當時孫文的祕書陳其美,要他祕密到上海見慶齡轉達孫文心意。
孫文與宋慶齡的婚事,當然遭到多數人反對,宋嘉樹夫婦甚至要慶齡在父母與孫文之中擇一,然而慶齡不為所動,留下書信給雙親,1915年離家出走,跟孫文親信朱卓文,於10月24日回到日本。孫文與慶齡結婚,不但遭到政敵的強烈攻擊,連孫文門下的革命志士也不贊成,小坂女士上述書中說,同志中「出席結婚典禮的只有陳其美」,其他賓客的陣容也算得上「冠蓋雲集」,小坂書中描述:
過午,各界大人物搭自用車或人力車陸續前來。大約有50-60人吧!如個子雖小卻具存在感的犬養毅,後來是立憲政友會總裁;犬養毅親信眾院議員古島一雄;當時政友會幹事長小川平吉;有「蒙古王」異名的政治家佐佐木安武郎……「玄洋社」統帥國家主義者的頭山滿戴著眼鏡、留著長長的鬍鬚出現。頭山滿的盟友被稱為財政界黑幕的杉山茂丸……還有辛亥革命時到中國擔任革命政府法律顧問的寺尾亨。其他還有大個子眼睛炯炯有神、留著長鬍子註冊商標的宮崎滔天……
孫文與慶齡的新居和生活用品、家具等都由梅屋庄吉夫婦代為張羅。書中引用《孫文的動靜》寫道:
(1915年)十月十一日
午後三時五十五分孫偕同來訪中的萱野及梅屋妻坐汽車外出到芝區愛宕下町的西洋家具店尾張屋買了二、三件家具後離開該店……
十月十三日
同(午後)四時二十分孫偕上述梅屋之妻及陳其美坐汽車外出(作者註:途中陳下車),到日本橋區通一丁目伴傳商店購買毛毯及座墊約百圓,然後在四谷區趜町三丁目的衣櫥店買衣櫥……
小坂女士書中還提到結婚前一天慶齡住在梅屋家,結婚當天由律師和田瑞當見證人,結婚證書由於必須到日本的區公所登記,因此,結婚證書是用日文寫的。
在周遭人,甚至連門下皆反對的情況下,如果不是庄吉夫婦大力促成,孫文與慶齡是否能順利結婚,不得而知。小坂女士說:「在我家保管資料的房間掛著背面寫著『賢母』的和服外褂。」那是庄吉喜歡穿捻絲綢的外褂。對此,小坂女士的解釋是,如果創造新中國的孫文是「革命之父」,那麼在背後徹底支持的庄吉有如「母親」的存在;或者是對トク照顧的感謝之意。


3

相較於其他支持國父的日本友人,即使孫文或宮崎滔天等與庄吉關係密切之人的著作裡,也都幾乎看不到「梅屋庄吉」的名字。這是為什麼呢?
從梅屋庄吉遺留的筆記本裡的這麼一段話可以找到答案:
我從事有關中國革命,係基於與孫文之盟約而做的。相關之日記書信等一切皆不可洩漏。
值此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周年,我想有必要對國父與梅屋庄吉這一段革命佳話作較深入的了解,期待有心人!


【2011/03/12 聯合報】@ http://udn.com/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與老闆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聯合報╱高永謀】 2011.03.11 03:50 am

漫畫教我們的事/與老闆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只是,我家公子認為天下壞人舉目皆是,與之對抗,如以卵擊石。長年征戰,反而造成生靈塗炭。倒不如選最強者,助紂為虐,火速平定天下之後……篡位改政。——《火鳳燎原》


天下三分,終歸於晉;司馬家族是三國爭霸的最後勝利者,《火鳳燎原》卻是少數以司馬懿為主角的漫畫;而在過程中跑得最快的,不一定會在終點展露微笑。
漢獻帝怕曹操,曹操的後代卻怕司馬家族,所有家族企業的老闆都怕精明的高階經理人;所以在家族企業任職,想安穩的微笑到最後,千萬不能功高震主。E從退伍後,就進入某間小型的家族企業任職,不到四十歲,就晉升為副總經理,成為該集團數十年來最年輕的副總經理。
然而,E的好運似乎從此用光了,就此未再升遷。在E五十歲前,公司的總經理出缺過七次,備受全公司員工愛戴的他,卻總在各方人馬角力之時,捅出個可原諒但難以理解的紕漏,導致老闆只得「忍痛割愛」。
在這十年中,E同期同事慢慢爬升上來,也有人當上了副總經理;到他六十歲退休時,已是公司最資深的副總經理,他的同輩甚至後輩,都已陸續當過總經理。
E在退休那一天時,四十五歲的總經理請他吃飯餞別;這位總經理當年便由E所錄用,但現對E已無半分敬意。總經理略帶戲謔的說,如果E想當老總的話,二十年來十五任總經理,沒人有機會當得上。E微笑的說:「你知道前十四位總經理,現在人在哪嗎?」
「我們公司很安逸,離職的人沒什麼競爭力,就像溫水煮青蛙。」E嘆了口氣說,他升上副總時,發現老闆為鞏固自己的權力,沒有一任總經理任職超過兩年,所以決定謹守「老三哲學」,歷任總經理年輕力壯便失業,有好幾個如今在當大樓管理員,「反倒是我,二十年副總,累積的財富比他們都多。」
這位剛就任滿一年的總經理,聽了這席話,連一口飯也吃不下去了!

【2011/03/11 聯合報】@ http://udn.com/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異鄉人來台足跡 台大展出

2011/03/08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

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成果展昨天在台大開幕,以民主、人群、經濟、教育、運動、藝文六個領域,展出台灣「值得收藏」事物的數位化成果。現場有故宮整理唐、宋、元書畫典藏製作成的數位型書桌,及記錄台灣原住民、外省人及「異人(異鄉人)」在台灣的歷史足跡和史料分享。
數典計畫辦公室副主任謝國興表示,結合建國百年,這次的成果展以「回顧」為主軸,呈現台灣的多元文化與生物多樣性,將在台灣大學圖書館展出至3月27日,並於4月1日至17日在科技大樓一樓展示區展出。
「人群」主題中,透過典藏記述捕捉曾存在於台灣的生命活動。以「外省人生命記憶資料庫」為例,計畫主持人張茂桂說,過去對外省族群的刻板印象,多半是菁英或統治階層的觀點。透過資料庫、呈現外省族群生命記憶,希望將民眾對外省族群的印向拉升至強調「人」或「常民」的部分。
該主題同時展出百年來台灣的異鄉人足跡,例如1953至1957年任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的藍欽、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之父八田與一、大量採集台灣半翅類昆蟲的生物學家梭德,及研發蓬萊米的磯永吉等。中研院士李德財補充說,為感念磯永吉對台灣農業的貢獻,在他1957年退休回日後,台灣還持續寄送蓬萊米給他。
台灣的原住民記憶,也出現在展場當中,人類學家潘英海1998至2000年間拍攝小林村的西拉雅族夜祭,更是難以再現的珍貴紀錄。

開台先驅顏思齊 族人將訪台

2011-02-28
旺報【特派員洪肇君/廈門報導】

     福建廈門市海滄區顏氏族人有一萬多人,顏氏宗親會近年努力尋找明末開台先驅顏思齊各項遺跡,找到顏思齊在嘉義縣水上鄉的墓園,又有雲林縣北港鎮的開台登陸紀念碑。一百多名顏氏宗親預定3月底前往台灣,舉行謁祖尋跡之旅。
     顏氏宗親會祕書長顏水榮指出,顏思齊為漳州海澄人,出身地為青礁村,武勇有力,曾赴日本參與推翻德川幕府行動,事機不密,率漢人逃往台灣 島,當時台灣還稱為東番。顏思齊沿著笨港溪(今之北港溪)沿線建立寨寮,又大舉回泉漳招募貧戶游勇,建立起統治規模,鄭芝龍只是當時顏氏部將之一。

     台灣之名 因顏而來

     根據顏氏宗親的考據,顏思齊於明朝天啟元年(西元1621年)入台,1625年病歿,建設今之雲林縣北港鎮、嘉義縣新港鄉,使之初具街廓規模,據說台灣之名,就是因為顏思齊築「台」辦公,又臨海「灣」而來。
     廈門顏氏宗親會早就知道顏思齊在台史料,卻不知顏思齊葬於何方,直到前兩年,顏水榮遇到每年上萬人共同祭祖的桃園葉姓宗親會的人,無意中得知,顏思齊墓在嘉義縣水上鄉成功村三界埔,墓園整個被圈在軍事管制區內,雖列為三級古蹟卻少有人知。
     顏氏祭祖特刊編委顏建春說,顏家人考察過,台灣顏氏約11萬5千人,以台南縣下營鄉一帶最多,建有顏氏家廟,家廟楹聯清楚記載「從青嶕發 源」,再對照清朝年間廈門重修顏氏宗祠,有台灣派下子孫捐資鑴刻,顯然台灣顏氏同屬「魯國堂」,也是青嶕派下,跟嘉義縣水上鄉顏氏一樣,兩岸祖譜都能對接 得上。

     曾是明末海峽霸主

     顏思齊在明末率鄭芝龍等人,縱橫南洋到日本這一段海域,可說是當時台灣海峽的霸主,凡路過商船,不掛顏家軍旗幟者,都會遭到騷擾,曾有史 料記載,就憑這樣收稅,便足以支持軍隊的糧餉,而顏思齊屯墾台灣的遺跡,都還找得到,雲林縣水林鄉水北村就有一個地名叫顏厝寮。
     後來鄭芝龍接受明朝招撫,但又降清,才造成鄭成功與父親決裂,自起義軍奉南明正朔,被封為國姓爺。時至今日,顏思齊不再被稱為海盜頭子,大陸方面現在正名為「海上通商的捍衛者」。


新港鄉媽祖廟 建有思齊閣
2011-02-28
旺報【特派員洪肇君/廈門報導】

     台灣人因為鄭成功的關係,比較了解鄭芝龍,研究顏思齊的相對較少,其實顏思齊才是當年海盜幫的老大,鄭芝龍只是其下十餘部將之一。
     台灣人認定的開漳聖王是陳元光,開台聖王是鄭成功,可是大陸這邊也稱顏思齊為開台王。顏氏宗親多方考據,在清朝康熙年間任諸羅(嘉義)縣令的季麟光所著《蓉州文稿》中寫道,「萬曆間,海寇顏思齊據有其地,始稱台灣。」
     爾後其他記載有不同說法,但連橫在《台灣通史》中提出質疑,也認同季麟光的說法比較正確。據說顏思齊在笨港溪畔建立10個村寨,除了顏厝寮,還有其他遺跡,新港鄉媽祖廟奉天宮還建有思齊閣。
     顏思齊是第一個大量招募泉漳人士前往台灣開墾的漳州人,之後鄭芝龍受此啟發,招募上萬人赴台,這兩批就是今日台灣閩南人的先發祖。同時顏 思齊也是第一個在台灣建立行政機構的人,只是這些行政機構都歸他自己管,不屬於當時任何一個政權,而鄭芝龍則依附南明,鄭成功承其遺緒,到鄭克塽投降滿清 之後,施琅再帶進清朝行政編制。

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感時篇╱李登輝對釣魚台的「言論自由」

【聯合報╱張作錦】    2011.03.03 03:30 am

國會應重新檢討「卸任總統禮遇條例」
監察院「外交及僑政委員會」已決定立案調查「政府就釣魚台立場,是否以具體行動捍衛我國領土主權」。
委員會召集人葛永光說,前總統李登輝不斷公開表示「釣魚台是日本的領土」。根據國際慣例和規則,若未來我國政府與日本政府為釣魚台主權問題上了談判桌,屆時日方可能拿出我國前總統言論,反證日本擁有釣魚台主權的合法性。
葛永光認為,李登輝作此發言時,政府也要有高階層的人出來反駁,他認為這件事要由行政院長來做,「李登輝說一次,吳敦義就要反駁一次」。
我國政府的體制,根據原始《憲法》,有「內閣制」的精神,因為行政院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通過,且行政院向立法院負責。但李登輝任總統時,多次修 憲,取消行政院長須經立法院同意的法條,把行政院長變成了總統的幕僚長。儘管如此,行政院長還是全國最高行政首長,日理萬機,怎麼可能整天跟在一個不識大 體的卸任元首後頭,專門反駁他的胡言亂語。釜底抽薪之道,是李登輝的自重自愛;心裡可以「愛日本」,嘴裡卻不能「賣台灣」。
或有人說,李登輝講什麼話,除非觸犯法律,應是他的言論自由。不錯,中華民國國民人人都享有合法的言論自由,但李登輝能不能與我們一般人「並駕齊驅」?先不說他卸任元首動見觀瞻的身分,而根據我國《卸任總統副總統禮遇條例》的規定,李登輝享有五項禮遇:

一、邀請參加國家大典。
二、按月致送新台幣二十五萬元禮遇金,並隨同公教人員待遇調整之。
三、提供處理事務人員、司機、辦公室及各項事務等之費用,每年新台幣八百萬元,但第二年遞減為新台幣七百萬元,第三年遞減為新台幣六百萬元,第四年遞減為新台幣五百萬元,第五年以後不再遞減。
四、供應保健醫療。
五、供應安全護衛八人至十二人,必要時得加派之。

李登輝要想像我輩升斗小民一樣,享受全面的言論自由,就應該放棄所有的禮遇,與我們站在平等地位發言,這才合理。否則的話,一方面要我們百姓節衣縮食的奉養他,一方面他卻出賣全體國民的利益,他的良心安不安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的良心不安啊!
《憲法》規定:總統除犯內亂或外患罪,不受刑事訴究。李登輝的言論未必涉及外患罪,而且他又卸任了,但無論如何,納稅人沒有理由拿錢供養一個出賣國家利益的人。監察院、立法院都應檢討前項禮遇條例,作適當的修正,才能符合並彰顯國民對卸任元首崇功報德的真義。
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涉嫌與未成年少女性交易,法院已裁定他必須出庭受審,婦女團體譴責他侮辱女性,並「損毀國家形象」。貝氏只是糟蹋一個女子,尚且「損毀國家形象」,李登輝糟蹋的是台灣宜蘭縣的一塊領土,這算不算「損毀國家形象」呢?國人應不應該表示點態度呢?

【2011/03/02 聯合報】@ http://udn.com/

幽閉一甲子 士林官邸正房開了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    2011.01.02 05:10 am

六十幾年未對外開放的國定古蹟台北士林官邸正房,今天下午兩點三十分對外開放參觀,採排隊領取預約券方式進館。有興趣的民眾可在上午九時,在福林路士林官邸公園大門路口處排隊領取,每十分鐘開放二十位民眾入場,開放首日限額兩百四十名,現場將有專人導覽。
今天上午十一時,北市府在士林官邸舉辦開幕記者會,馬英九總統、台北市長郝龍斌等人將出席並參觀正房內部陳設。
位在中山北路五段與福林路口東南側的士林官邸,日據時代原本是園藝管理所的一部分,直到政府遷台前夕,因為環境清幽,三面環山,交通便利,被選為故總統蔣中正的官邸。
士林官邸正房六十多年來,一直沒有對外開放,二○○九年還曾因祝融,導致部分家具損壞。
經一年多修復,去年十月完工,在北市府文化局與總統府協調下,決定讓官邸正房配合建國百年,在今天下午開放民眾參觀。
市府文化局二科科長鄧文宗表示,占地約四百坪的正房,目前僅開放一樓。二樓以居住空間為主,有故總統夫婦的臥房、書房及蔣宋美齡個人畫室,由於物品多,再加上參觀空間動線較難規畫,暫不開放。
儘管如此,在正房一樓民眾仍可看到穿堂、門廳、小客廳、大客廳、餐廳等空間規畫,暗紅色的地毯延展開來,搭配牆上的畫作,依稀可看到當年蔣氏夫婦招待客人的盛況。
文化局表示,未來開館時間為每周二到周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到下午四時三十分,周一休館。
每天共有四十二個場次,一共可開放八百四十人入場參觀。為維護古蹟,若遇雨天,民眾需使用鞋套機穿上鞋套後才能入館。
一月至六月期間都屬「試營運」,民眾可免費入館,未來將視後續狀況,增加網路、電話預約方式入場。試營運期間過後,則將收取入場費一百元。


六十多年來未對外開放過的士林官邸正房,今起開放民眾參觀。
記者陳瑞源/攝影

【2011/01/02 聯合報】@ http://udn.com/

宋藹齡布皮護照 見證滄桑

【聯合報╱記者曾雅玲/台北報導】

2011.01.03 02:29 pm

外交部舉辦的「外交為民服務成果展」昨天揭幕,此次展出最具歷史味的,莫過於前總統夫人蔣宋美齡的大姊、曾任國父秘書的宋藹齡在七七盧溝橋事變後,到海外尋求僑胞協助抗日的外交護照,上頭還可清晰看見宋藹齡的英文簽名。

這本民國廿七年十一月發出的紅色布皮護照,為期一年,護照相片中的宋藹齡穿著淡色的旗袍上衣、頸戴深色的串珠項鍊,盤起頭髮,露出光潔的額頭,相片面貌與端莊儀態都與小妹宋美齡十分相似。

   

同場展出的還有蔣夫人於民國四十一年間前往夏威夷就醫的元首通行狀副本,內文清楚地寫著她是中華民國總統夫人。護照由那時的外交部長葉公超直接簽署,要求給予免通關、免護照查證等外交尊榮待遇,這也是是領務局現今保存最早的元首通行狀。

現場還展出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及馬英九總統近年出訪所持的元首通行狀。

展場提供快照機,供民眾製作建國百年紀念護照,後再以簽章及鋼印戳記留念。

展期從元旦起到元月十四日,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十點到下午五點。

【2011/01/02 聯合報】@ http://udn.com/

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海角看見另一個台灣

2011/02/28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項貽斐、陳宛茜】

兩年半前導演魏德聖執導的「海角七號」創下超過五億元超高票房,這股海角熱也觸動了以中文寫作的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她先是發表回響熱烈的文章「『海角七號』為何教我哭」,最近更出版新書「台灣為何教我哭」。
在新井一二三新書發表前夕、以及魏德聖探討「霧社事件」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即將完成前,本報邀到兩人對談,既談電影,也談談台日兩地糾結曖昧的歷史情結。
角色充滿愛 不懂歷史也哭
問:聽說新井小姐看了「海角七號」哭了近廿次,為什麼?
新井一二三(以下簡稱新):我對台灣的感情積累很多年,是海角七號給我爆發的機會。我以前看台灣新電影,覺得很美、但看不懂;但看「海角七號」,就算是不了解台灣歷史的人,也都看懂、流淚了。
我為了「海角」在日本大學裡開了一個台灣電影課程。我的日本學生看「海角」也都哭了,原來當年有這樣的日本人和那樣的台灣人。由於魏導讓電影裡的每個角色充滿了愛,觸動我回頭用不同的角度看歷史。
我來過台灣很多次,但都只到北部。直到看了「海角七號」,我才下決心去南台灣,發現完全不一樣的台灣。
魏德聖(以下簡稱魏):我在報紙看到新井小姐的文章時,就很好奇她是誰?怎能解讀這麼多台灣元素。我拍「海角」的出發點很單純,用最熟悉的人物、對話,用原始的力量去做它;至於是什麼元素讓這麼多人感動,我到現在還搞不清楚。
問:從「賽德克‧巴萊」到「海角七號」,魏導都以台灣的日本時代為歷史背景;新井小姐的「台灣為何教我哭?」也致力探討這段歷史。請問兩人為什麼會對這段歷史感興趣?
魏:常有人問我,為什麼特別關心日本時代的台灣?但我認為其實大家都關心、只是不講而已。這兩個民族曾是命運共同體,我認為中國、日本和台灣的關係,就像生母和養母,我會關心台灣人夾在中間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我們的父母、祖父母輩,誰沒被日本時代影響過?我們是第三代,應該跳脫、用客觀眼光來看,是什麼東西讓台灣第一代、第二代對日本人有這麼多、這麼極端的愛跟恨。

台灣是小說 而且是個長篇

新:我是先到中國大陸念書,第一次來台灣是在解嚴前,發現台灣和中國大陸完全不一樣。戰後的日本不談台灣,但台灣卻保留很多日本的建築和風俗,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從那時起,我覺得台灣是一個長篇小說、不是短篇小說,不是一看就看得懂,要花很多時間去看。
我自己在中國大陸念中國近代史,很了解當地「抗日」的思想邏輯。來了台灣以後,情況比較矛盾。外省人多少還是抱持抗日態度,老一輩台灣人看到我卻像看到親人、晚輩,態度不卑不亢。我對這種極端的態度很好奇,但連台灣人也無法解釋。
我的日本學生看到「海角七號」後也不明白,台灣年輕人怎麼可能不恨日本人?
魏:你看馬路上那些流浪狗,會因為誰餵牠而感謝誰嗎?不會。但誰管牠、牠才會出來反抗誰。現在會懷念日本,是因為現在沒有被日本統治。
台灣一直處於沒有被統治者視為繼承者,台灣人因為一直沒有身分的認同感,所以對誰都不信任;誰要統治我們,我們就反誰。所以被清朝統治時反清朝、被日本統治時反日本、被國民黨統治時反國民黨、被民進黨統治時反民進黨。
問:魏導講述「霧社事件」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即將完成,兩位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期待?擔不擔心引起「仇日」情緒?

拍霧社事件 說故事不註解

魏:我不是用紀錄片的方式來詮釋這段歷史,而是用講故事的態度來拍,但不為這段歷史作註解。
我把故事發展的主線放在人物性格的轉變上,希望不知道這段故事的人能看到,原來台灣有這麼精彩好看的故事。而且有這麼一個特殊的族群、他們有這麼特殊的想法,曾經為了一個信念做那麼大的犧牲。
這部電影不按歷史的細節一步一步走,也有虛構和誇張的情節,但精神面和文化面沒有變。所以只要看過電影,就不必擔心有仇日情緒。況且,若不回到仇恨開始的點,怎知仇恨從何而來,又該如何化解?
新:我覺得魏導拍霧社事件很勇敢,好期待這部電影。霧社事件對日本非常重要。它在「九一八事件」的前一年發生,但日本對這段歷史的研究還不是非常透徹。

不同的角度 打開日人記憶

霧社事件當年很有名、報導也很多,但現今的年輕人恐怕沒人知道它了。因為戰敗,日本被迫放棄所有殖民地,戰後的日本人很自然地封閉戰前日本帝國的記憶,以致對世界的了解有所侷限和障礙。
日本在這方面壓抑了很久,我期待透過魏導的電影情節和所講述的歷史,能幫日本人找回一些記憶。從不同(例如台灣原住民)的角度看世界,而不是只有日本的角度。
我想請問魏導,你這種拍電影的態度,是不是因台灣經歷不同政權統治,懂得用不同角度看事情?
魏:這回歸到人的角色。人在不同的處境,必須有其生存之道。我猜,台灣經歷不同的政權統治,就像人不斷更換環境,會慢慢懂得看臉色做事,不會不長眼。對人的觀察更敏感,這是一種武裝。但只要卸下武裝、沒有了敵對,平靜看人、事時,反而比較能看清弱點和優點。

【2011-02-28 聯合報】


對白、角色緊扣歷史 單純動人
2011/02/28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項貽斐、陳宛茜】

問:「海角七號」創造了台灣電影的奇蹟。請問新井小姐認為,「海角七號」跟以前的台灣電影有什麼不同?

國台語 兩種字幕

新:「海角」用的台語很豐富自由。以前日本放台灣電影時,台語台詞和國語台詞用同種字幕,卻為了「海角」將台語和國語台詞分成兩種方式呈現。電影主角在什麼場合用什麼語言,字幕都會顯示,讓觀眾對電影的理解更深刻。
我看了「海角」,才知道台語保留了這麼多日語。「海角」用的日本話也很道地,台灣新電影如「悲情城市」的日本話很怪。「稻草人」也拍得很好,但片中把日本人描寫得很滑稽,講的日語也很奇怪,我猜是不是跟導演的省籍有關。
魏:我要強調,我拍電影沒有省籍的負擔。這次透過新井的解讀,我才發現我一些從未想過的事,很多事在我的潛意識裡是產生作用的。包括對白、角色安排其實其來有自,但我自己沒察覺到,是旁人的觀察點醒了我。

彩虹橋 串賽德克

新:我看到海角七號最感動的畫面,是最後阿嘉在演唱會前戴上友子送他的勇士之珠,最後還出現了彩虹橋。這是引用原住民的神話──只有勇士才能通過彩虹橋遇見祖靈嗎?
魏:那時候沒想那麼多。其實是先想到要拍「賽德克‧巴萊」這部片,後來才有「海角七號」。我就去「偷」了點「賽德克」的東西(註:「賽德克」下集為「彩虹橋」),讓兩個時代、兩部電影有連結。
新:我的日本學生都認為是這個「勇士之珠」帶著阿嘉穿過彩虹橋,回到一九四五年。但這個「勇士之珠」好像不是真正的原住民「勇士之珠」?
魏:我知道它不是傳統的「勇士之珠」,但我希望電影裡的「勇士之珠」,有現代的包裝和傳統的思考。
新:日本老師的設定也很好。殖民統治本質上是不好,但台灣老一輩很多人卻因日本老師,保持對日治時代的好感和懷念。你把日本老師拿到電影裡,卻是個卑鄙的男人,不敢看情人、偷偷地走,人物設計很貼切當時日本對於台灣的態度。不過,過了這麼多年,怎麼還把他當成崇拜對象、將他神格化,這個時代應該過去。
劇中小島友子的西式打扮也很妙。老一輩台灣人對日本抱持好感,也是因為日本在台灣引進現代、摩登的概念,使他們相信、憧憬未來會進步。
片中唱的「野玫瑰」也很有趣。為什麼選那首歌?

野玫瑰 通往世界

魏:出發點很簡單,如何讓日本歌手上台也可以跟台灣歌手一起唱。挑了挑,突然想到黑澤明電影用過的「野玫瑰」。後來查資料,發現它是一首各國都會唱的兒歌,傳達的訊息更廣、擴張到世界的格局。
新:歌詞也很有象徵性。
魏:歌詞和電影結尾相當吻合。愛情就是你愛我、我愛你而已,沒那麼複雜。講歷史也好、講愛情、時代遺憾也好,其實很單純;是很多環境和文化問題,讓一個單純的東西變得不單純。

【2011-02-28 聯合報】


超級粉絲 新井一二三專程會魏導
2011/02/28
【聯合報記者項貽斐】

坦承是魏德聖超級粉絲的新井一二三,不但將新書獻給魏德聖,更專程搭機來台與偶像會面。不過兩人的對談有時卻像姊弟般話家常。一如新井形容同輩台灣人看她就像「離了婚的父親與另一個女人生的孩子」,分屬五年級前後段班的她與魏德聖,在「海角七號」裡找出彼此親近的關係。
一九六二年出生於東京的新井稱自己是對貧窮日本有記憶的最後一代。解嚴前她第一次來到台灣時,覺得好像通過時光隧道來到以前的日本。因為戰後的日本一直在壓抑、刻意遺忘過去,一切向美國、向經濟發展看齊,更不願去提被迫放棄的台灣。
一九六九年出生於台南的魏德聖,則是在祖父母輩的記憶裡,了解日本時代記憶的難以割捨與難以釐清;這種愛與恨到了第三代的他,終於可以更客觀地看待。
新井以帶有北京腔的中文解讀「海角七號」中關於戰敗日本人、台灣人、原住民等元素,但魏德聖在編導時則是以熟悉的小人物為原型、反映成長經驗、創造出原始強烈的感動,還在拍片時見招拆招、臨機應變。
電影裡田中千繪帶隊的巴士過不了恆春古老城門,看在新井眼中別有象徵。進一步探索得知,古城實在屏東原住民殺害琉球漁民的「牡丹社事件」後而興建,歷史意象格外豐富。可是魏德聖當時只想拍一個車子經過的過場戲,到現場才發現車子過不去。
一九九五年新井曾以「老情人寄來的情書」形容日本人看到台灣人創作的日文詩歌集「台灣萬葉集」的感受;十多年後,她才又在「海角七號」中的情書裡發現自己的誤讀──因為台灣人無論是當日本人或中國人,都是被迫。她也在「海角七號」裡一曲「野玫瑰」大合唱中聽見台灣走出後殖民時代的豁然開朗,送走過去的愛恨,找到自我。
面對新井這位淚水充沛、學院出身的超級影迷,魏德聖時而靦腆、時而自信。他尤其開心新井不是以日本民族主義的觀點,而是以「人」的角度,看到台灣的生命力。
對談結束之後,魏德聖繼續忙著新片「賽德克‧巴萊」的後製,新井則準備赴迪化街買烏魚子,因為,台灣烏魚子就和這裡的人們一樣讓她懷念。

【2011-02-28 聯合報】

百年思索/陳文茜:百年煙火 花落誰家?

【聯合報╱陳文茜】
2011.01.01 03:53 am

系列前言:一百年前,大時代的歷史,走入了風雲激盪的一九一一。順天應人,中華民國誕生了。
一百年來,歷史給了中華民國機會,時代也考驗著中華民國;而且,大時代的歷史還不斷追問中華民國:「要往何處去!」
思索百年步履,中華民國在內憂外患中,北伐、抗日、內戰、分治;曾經流亡離散,也曾經臥薪嘗膽;創造了經濟奇蹟,又致力於民主鞏固;既要穩定兩岸,更要放眼國際。往往在躓踣中起跑,在狂濤中破浪;有時令人驚艷歡呼,有時不免掩卷浩嘆……
於是,在中華民國跨向未來另一個百年歷史的關頭,除了璀璨煙花,我們也需要更多的沉澱與思索。

跨越民國一百年,我刻意穿上一件深色的黑袍;天極冷,眾人在璀璨的煙火表演中,迎接一個不知如何形容的事件,「建國一百年」。我獨自走入書房,尋找那早已消失於荒野間的關鍵歷史;在我們的歷史書中曾被塗銷如今又化為煙火慶祝的歷史。

烈士革命 軍閥收割

一百多年前時代的鐘聲,敲響起中華民國,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建立;但這只是歷史的一面。歷史的另外一面,永不屈撓、擅長合縱連橫的孫中山,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廿五日辛亥革命後終於回到祖國。他從上海登岸,四天後抵達南京;十二月廿九日以十六票對一票當選臨時大總統。但他手上沒有軍權,原本奔走各地建立的國際關係,包括英、法、日等強國都轉向支持袁世凱。這場由南方革命軍發動的革命,最終必須由北方人袁世凱收割掌握。
一九一二年,民國一年,二月十二日,清帝才宣布退位,滿清讓位給中華民國;同一時間孫逸仙卻在南京辭職,大總統奔走革命十七年,卻只當了四十七天,「臨時」又短暫的權力,職位由袁世凱繼任。六個月後,我們今日稱之國父的孫中山,只得到了新政府一個小職位,「全國鐵路督辦」。孫先生與他之前從容就義成就共和國的烈士們,或眼睜睜或地下有知看著共和國大權,先落入袁世凱,等袁稱帝崩潰之後,再陷入更糟的軍閥割據。
孫中山所以妥協與退位,本想成全一個不再戰爭的中國。在此之前因饑荒而崛起的太平天國事件,中國至少因戰亂,死了四千萬至六千萬人。他理解南方革命組織渙散,起義固是長江革命軍的功勞,但實際軍權及國際勢力都仍在北方人手中。他或者憶起自己當年與康有為等人海外長期的辯論,康有為主張「君主立憲」,反對革命並警告孫中山,一旦革命,清廷統治兩百多年的體系一崩垮,中國將是沒完沒了的流血戰爭,生靈塗炭。

內戰不斷 海棠殘破

民國百年前對中國最重要的大事,便是孫中山與康有為迥異的變革爭議,到底那一條路才能帶領苦難中國脫離悲劇?初期康有為路線佔上風,華僑對孫中山相當冷淡;但孫與康之間的辯論在北京某一個驚心動魄的日子一九○八年十一月十五日,宣告終止。
十一月十五日紫禁城剛貼示公告光緒下午五點去世,十一月十六日下午兩點又公告慈禧駕崩。康有為以滿清為「虛君」的英國式不流血立憲革命,在慈禧殘忍地先行毒死光緒,自己才斷氣的歷史變局中,找不到空隙。於是孫中山「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理論,在海外新僑及知識分子圈中,完全取得了上風。
孫中山萬萬沒想到康有為的預言這麼快,他主動讓位成全統一的中國,雖一度獲得國際國內推崇。但是在袁世凱愚蠢稱帝後,不到三年,一切形勢逆轉。秋瑾砍了頭,徐錫麟剖開胸膛被清官拿去祭天成就的共和國,從此內戰不斷,每一個或年輕或剛出生的中國生命,注定是一張張蝕破的葉子,命既輕且易碎。

中華民國 常常被丟

災難從此次以更大的幅度降臨整個中國,從軍閥內戰,抗日、國共內戰、文化大革命…一直持續至一九七九年鄧小平宣布改革開放,中國的痛才慢慢停止。而繼承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國號的台灣「中華民國」,則時而愛起這塊招牌,時而想丟棄這塊招牌。
百年共和裡,並非只有大人物的悲劇。前幾日我參加朋友母親的喪禮,她出生一九二八,民國十七年。屈指一算等於從有記憶以後,人生最美麗的歲月都在戰亂與逃難中度過。一九二八一路北伐、抗日、國共內戰、流亡…到一九四九,一個中國女孩廿一歲的童年青春就這麼了結了。

芋仔番薯 辛酸相同

她的先生長她約十歲,從滇緬之役,打到東北四平街,打到全身負傷、戰功雖彪炳,卻只因是孫立人新一軍部下,來台後永佔少將缺,職位上校十六年不變。他一生打仗,十六歲道別了父母,心中沒有家庭兒女,只有國家領袖。他愚忠到了即使任職國防軍備肥缺要職,也一介不取。打仗不曾恐懼的終身上校,卻因晚年想在新店買個小房安居,錢逼死英雄,人生竟第一次一夜未成眠。民國患難不平的百年奪走了他的一生;但看盡多少戰爭多少同僚死於戰溝,他卻比旁人了然生死。十年前自己早就寫好訃聞,放在書桌上,只等哪天兩腿一伸,孩子們為他填個日期,就夠了。

蔣公駕崩 我哭外婆

民國百年之前的甲午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一八九五年日本打敗中國,這個曾比中國更積弱的小國,竟然因為明治維新變革成功,打敗中國,掀起了整個中國的革命熱潮,劃下歷史分水嶺,改變中國。也是這場戰爭,清廷宣布割讓台灣予日本,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我的外婆出生於民國前兩年,台中清水,她若仍活著,今年一○二歲。她的一生,伴隨民國從清廷的不爭氣,日本的軍國主義,國民黨的二二八及白色恐怖,使這位心中只有兒女不理解大時代的女子,也備嘗人生顛簸。二次大戰她失去了第五個女兒,一邊燒菜一邊剁桌子整整哭了兩年;二二八後,她的先生避居山中,小叔公隨謝雪紅逃至大陸,家裡往來的朋友如楊逵等一一入獄。我的外婆走得早,一九七五年四月出殯的同一天,台灣下起了一場罕見大雷雨,中央日報公告蔣介石「駕崩」;用的字眼與共和國成立前清廷宣告慈禧的字眼,竟差別不大。全國哭喪,我也跟著哭;他們哭蔣公,我哭我人生唯一的至親外婆。

百年冤魂 誰有煙花

百年共和埋葬太多冤魂,也凝塑了太多難以追憶的歷史。在跨年滿星空的煙火中,我們心中可有一朵煙花保留給百年來為國捐軀為民主坐穿牢底的人們?可有一朵煙花保留給成就共和國的烈士們?可有一朵煙花留給動盪人生失去一切的上千上萬上億,不知名的小人物嗎?

【2011/01/01 聯合報】@ http://udn.com/

1960.9/蔣中正頑皮吐舌

2011/01/01


1960年9月,一向嚴肅的總統蔣中正在中外記者會前,突然做出頑皮的吐舌表情,難得流露出強人外表下真性情。這張照片塵封至今51年,最近才由聯合報搜檢發現,讓人看到蔣中正不曾曝光的人性化「漏網鏡頭」。
攝影展地點:台北一○一大樓1樓、89樓同時展出
日期:1月7日至3月31日

名嘴扯過頭 史料竟是網路小說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1/02/27 09:45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電視名嘴扯過頭,扯出笑話一籮筐。近日有讀者爆料指出,東森電視台的談話節目「關鍵時刻」,本月初討論抗戰期間空軍「飛虎隊」的一集節目,其中引述的「史料」居然是網路小說。
今年二月二日,「關鍵時刻」討論飛虎隊。來賓黃光芹舉出一位英國人龍保羅(Paul Draken)的文章,表示龍保羅是一位英國軍官,抗戰時多次搭機往返中、印兩國。因為喜馬拉雅山太高,飛機必須在山峰與山谷間飛行,所以得名「駝峰空運」。甚至某座山谷有太多飛機殘骸,陽光一照閃閃發亮,被飛行員形容是「鋁谷」。
黃光芹說「根據資料」,龍保羅於二○○三年過世,文章是一九九九年所寫。她並出示一張「龍保羅的照片」,其中龍保羅右手持槍,擺出「○○七」的姿勢,「這把手槍還是張學良送給他的」。
其實,龍保羅是一部網路小說「中國珍珠:龍保羅日記」的虛構人物,作者是國內資深廣告人姚開陽。對近代史極為嫻熟的姚開陽,虛構了這位中英混血兒,讓他「參與」了廿世紀中國,甚至世界大部分的重要歷史事件。
小說中的龍保羅生於一九○七年,由於父親在清末派駐中國,因此兒時就見過慈禧太后、光緒皇帝等滿清皇族。後來隨父親派駐西歐,也與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小公主安娜塔西亞相識。長大後,龍保羅重回中國尋找母親,在廣州見過孫中山與宋慶齡,還擔任張作霖的海軍航空隊長,甚至連中文姓名,都是「張大帥」替他取的。
「中國珍珠」不但把中、英、美、日等國重要歷史人物都「牽拖」進去,龍保羅還「到處留情」。一九三○年代在上海大談三角戀愛,女方之一就是著名的日本女間諜川島芳子。另外,如滿州國皇后婉容、甚至毛澤東的妻子江青,都跟他曾有過一段情。而且,○○七小說的作者佛萊明正是龍保羅在英國的同學,後來就以龍保羅的故事為藍本,創造了詹姆斯龐德。
媒體把「中國珍珠」誤會成歷史,已經不是第一次。大陸的「羊城晚報」,就曾經在介紹廣州機場的文章中提及。
對於自己的小說再度被人當成歷史「引用」,姚開陽一笑置之。不過,他開玩笑表示,不曉得龍保羅到底是否如節目所說,已經在二○○三年過世?「他好一陣子沒跟我們聯絡了」。

富春江白描

【聯合報╱楊明】 2011.03.01 12:45 am

訪富春江那日,晴,氣溫十八到二十五度,適合戶外活動,微風颯爽,陽光豔麗,正巧是黃公望畫中富春山居的初秋季節。雖是初秋,盛開的桂花花香縈繞,蜂蝶熙攘忙碌不亞於春季,入山後,蝴蝶更是多,不同色彩花樣的翅翼,翩然飛舞,猶如模特兒曼妙身姿走過伸展台,我無聊的想著:香檳酒和燻鮭魚堆疊的時尚派對,和這襲人花香中的漫遊相較,哪樣更吸引人?前者有巧思營造的精緻情趣,也許有人會嫌矯作虛偽,但我以為矯作也好,虛偽也好,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後者則是大自然不經意的美,不折不扣的隨興愜意。
自然與人文各有其不同價值,原無須比較,不知何時起,似乎自然該高出一籌,這前提竟成另類附庸風雅。反過來看,富春江之美,不論有沒有黃公望的畫,其實都是存在的,但是,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卻為它添了盛名。於是有了住一晚索價台幣一萬元的富春山居,坐落富春江畔,以其景觀聞名,據說是中國首家入選頂級設計酒店者。當年黃公望隱居山林,是徹底放棄世俗名利,當然他其實不曾真正擁有過名利,但不能因此說他的了悟就不是真的。如今的富春山居利用藝術和隱居的意涵,結合SPA和高爾夫球場,立馬兼具江南水鄉韻味和現代人度假的要求,酒店的介紹詞中有這樣一段話:高爾夫球場由18洞、79個沙坑、12道水障礙組成,是中國華東地區唯一以茶園為主題的丘陵地形國際標準高爾夫球場。茶樹與果嶺,這樣東方與西方文化標籤式的組合,意境是否相容已不再重要,商人要的是文化的附加價值,於是黃公望的隱居滿足了如今政經界得意人士欲隱不能隱的意淫心態,名利權勢當然是不能放手,但是嚮往自然閒逸的姿態還是要擺的。
黃公望四十幾歲時,得到浙西廉訪使徐琰的引薦,擔任浙西憲吏,管理田糧。後任中台察使院椽吏,偏偏黃公望的上司張閭是個貪官,遭捕入獄,黃公望也受到連累,雖然不久便獲釋,但此次險些喪命,黃公望絕了當官的念頭,開始隱士生活。他先回到了故鄉常熟,隱居在虞山西麓,魚翼《海虞畫苑略》說他「嘗於月夜,棹孤舟,出西郭門,循山而行,山盡抵湖橋,以長繩繫酒瓶於船尾,返舟行至齊女墓下,牽繩取瓶,繩斷,撫掌大笑,聲振山谷」。李日華《六硯齋筆記》中記:「黃子久終日只在荒山亂石叢木深筱中坐,意態忽忽,入莫測其所為。又居泖中通海處,看激流轟浪,風雨驟至,雖水怪悲詫,亦不顧。」郟倫逵《虞山畫志》則描寫黃公望:「每月夜,攜瓶酒,坐湖橋,獨飲清吟。酒罷,投擲水中,橋下殆滿。」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黃公望隱居後的生活。
後經好友王蒙的介紹,趙孟頫親自指點他的畫作,這時候黃公望已經五十歲了,這段歷程讓步入中年每感惶惑的我,又有了信心。他曾為好友倪瓚畫的〈六君子圖〉作了一首詩,這一幅畫畫的是坡上六棵挺拔的樹木,江水山巒天際相接,畫面因清曠而韻味獨具。黃公望詩中寫道:「遠望雲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陂陀,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人生態度,畫中的六君子指的是松、柏、楠、槐、樟、榆六種樹木。
隱居富春山時,黃公望已逾七十,沒想到又畫出傳世之作。可見,人生何時會遇到什麼?創造什麼?積累什麼?都是無法預先知道的。
當年黃公望隱居的廟山塢,現已改名為黃公望村,農家蓋起三層樓簇新房舍,院子裡還有著柿子樹、桂花樹、橘樹或柚子樹,幾乎家家養狗。午後時光,大大小小的狗多在午寐,只有零星兩三隻懶散的巡防,讓人疑惑狗群自有排班表,輪流值班。路邊種了茶樹,茶園面積不大,應該只夠自家喝吧,間或幾家農舍經營起飯莊茶館,假日時生意不錯。現代人喜歡所謂原生態,吃喝玩耍都講究自然,但這自然其實脫不了人為,反流於虛假。
山腳一路往上,規畫了一座黃公望森林公園,其實就是林科院的實驗林場,植被以亞熱帶植物為主,初入時大片竹林,滿目蒼翠,山野清幽,但小徑上偶見青竹絲的蹤跡,又讓人不免擔憂。原本的設施幾乎荒廢,正在重建,山上溪澗有水處倒也清澈,但是溪床乾涸處多,溪石曝露,是雨水短少嗎?
黃公望的山水畫,常描繪虞山、富春江一帶的景色,傳世的畫作有〈富春山居圖〉、〈快雪時晴圖〉、〈江山勝覽圖〉、〈秋山幽居圖〉等多幅,其中〈富春山居圖〉可謂代表,為一幅紙本長卷,據記載,畫了好多年才完成,描繪的就是初秋時富春江兩岸的景色。如今遊廟山塢者,多駕車前來,在農家飽啖一頓江魚、土雞、野菜,再喝幾碗老酒後,便揚長而去,算是親近了自然,既有酒足飯飽的滿足,又有附庸風雅的樂趣,鮮有人有興致花力氣登富春山,看看黃公望筆下富春山居的原版風景,畫中的峰巒曠野、叢林村舍、漁舟小橋,如今雖有了變化,但是江南翠微杳靄的美,還是值得領略的。

【2011/03/01 聯合報】@ http://udn.com/

從空姐到外交官 孫穗芬一生傳奇

【聯合報╱本報記者李明賢】    2011.01.03 03:17 am

十次革命肇建民國,國父締造不朽功業,孫女卻在建國百年元旦遭逢生死關,這是令人感傷的歷史偶然。中華民國百年歷史興衰輪轉,孫文雖有建國之功,孫家人命運卻是坎坷,這又是一頁滄桑史。

國父一生 浪漫多舛

國父一生為推翻滿清奔波,淪為通緝犯,流浪於南洋、日本與歐美,被稱為浪漫的革命家;辛亥革命後,孫文雖曾任臨時大總統,卻被迫退讓,晚年周旋於軍閥間,最後因肝癌病逝,生前未能看到中國實質統一。

孫科晚年 疾病纏身

孫文一生浪漫與多段婚姻,卻僅與盧慕貞生下三小孩,長子孫科雖曾任行政院長等高位,大陸淪陷後避居美國,卻是疾病纏身;次女孫婉也有兩段婚姻,長女孫娫命運更坎坷,十九歲死於腎病。
孫娫誕生於廣州起義失敗後,一九一三年三月因身染重病回澳門療養,孫文雖在策畫二次起義(討袁世凱),仍特地趕回澳門探望女兒,無奈最後仍回天乏術。

穗芬庶出 不被接受

國父的孫子輩,以孫科一門居多,共兩子、四女,但孫穗芬、孫穗芳屬庶出,兩人不被盧慕貞接受,甚至孫科過世,孫穗芬雖曾到靈堂祭拜,但孫家長輩頗有微詞,黨務人士形容「有點類似蔣孝嚴當年情況」。
孫穗芬庶出的特殊背景,雖有「國父孫女」光環,卻未享受太多實質好處,讓她養成獨立個性,受訪時還說:「我不靠這塊(國父)招牌!」

幼年遭綁 戲如人生

所謂戲如人生,孫穗芬年幼時曾被綁架,也曾任空姐、外交官,出入上海社交圈,彷彿傳承祖父孫文的DNA,長袖善舞、具有多種語言能力,卸任公職後繼續經營企管公司,精采豐富人生,也不輸給祖父。

「建國」橋上 竟逢大劫

從遊逛花博的繽紛、歡度建國百年的喜慶,孫穗芬這回徘徊鬼門關頭,肇事地點還是「建國」高架橋,瞬間從大喜墮入大悲境界,能說不是命運的弔詭之處?

【2011/01/02 聯合報】@ http://udn.com/



孫穗芬具外交長才 曾說不靠國父的招牌
聯合報 2011-01-02 06:34:39

【聯合報 2011/01/02 記者李明賢/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各界慶祝建國百年,國父孫女孫穗芬竟在元旦清晨發生嚴重車禍,馬英九總統、總統府秘書長廖了以分別前往醫院探視,馬總統受訪時面色凝重,直說「很遺憾、難過」。
孫穗芬日前來台訪問,並安排參訪花博等行程,原訂昨清晨搭機返回香港,卻在趕往機場路上發生車禍,府院高層震驚不已,府方昨一早接獲訊息後直說「發生大事了」,馬總統晚間更排開行程,親自前往醫院探視。
孫穗芬今年七十二歲,是國父之子孫科庶出的女兒,母親是「藍妮」。她長年旅居國外,曾任空姐,也曾出任美國駐上海領事館領事、駐巴黎大使館商務參贊,通曉多種語言,具外交長才。
孫穗芬卸任公職後,前往香港開設諮詢顧問公司,時常往來美國、香港與上海等地,更活躍於上海社交圈。
對於自身特殊背景,孫穗芬日前接受台灣媒體訪問也大方坦承「我是二太太的女兒(孫科與藍妮所出)」。她還說:「自己要打拚一番成就,不能只靠孫中山這塊招牌,那樣太沒有意思了!」
孫穗芬解釋,當初祖父(孫文)休掉祖母盧慕貞,父親孫科很孝順,不敢將母親藍妮迎娶回家,自己從小由外公、外婆帶大,「我沒有見過祖母(盧慕貞),也沒有在孫家過日子。」

聯合報 2011-01-02 06: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