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十年代紅遍全台的黑貓歌舞團令台灣人瘋狂,舞團台柱白香蘭的人生充滿戲劇性,歷經爆紅、喪夫,洗盡鉛華一手帶大六個子女。她的么女目前是高雄的尚和歌仔戲劇團團長梁越玲,決定把母親與黑貓歌舞團的故事編寫成台語音樂劇《白香蘭》,八月六日 登上國家戲劇院演出,這也是第一個高雄在地劇團登上國家藝術殿堂演出。
《白香蘭》由梁越玲編劇,由音樂劇《四月望雨》導演楊士平執導,作曲家李哲藝譜曲,洪瑞襄及程伯仁擔綱演出,全劇以台語演唱,並融入民謠、歌仔戲曲調。劇中為了呈現都年黑貓歌舞團演出的盛哥舞大場面,邀請左營高中同學組成的左派舞蹈協會演出《康康舞》。
黑貓歌舞團是作曲家楊三郎一手創辦,不但在全台各地巡迴演出,更錄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唱片。白香蘭本名陳蘭,現年七十六歲,她的人生幾乎是早年台灣女性的生活寫照。
陳蘭生於高雄,十五歲隻身到台北打拚,因緣際會考進黑貓歌舞團,藝名白香蘭。四年下來她走遍大街小巷,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歌舞團沒落之後,她改行演歌仔戲,後來在家人安排下,嫁給大她十五歲、從未謀面的梁金龍。
梁金龍二戰期間被日本殖民政府派往南洋當軍伕,輾轉調至海南島。戰後他邀集多位同鄉造了一艘大船,才得以回到台灣。陳蘭和梁金龍結婚後,面對年齡差距、生兒育女及經濟壓力,衝突不斷,不過六個子女緊緊綁住這對夫妻,一家人仍然攜手度過困頓生活。
梁金龍過世的時候陳蘭卅三歲。陳蘭白天踩著三輪車在大街小巷賣衛生紙,晚上到夜市賣炒米粉及饅頭。劇中一幕正是母子女七人在市場叫賣,溫馨又充滿生命力。
其實,陳蘭從演藝事業退下,心底對舞台不免有所眷戀。劇中安排她在擺攤時,撞見野台歌仔戲演出,觸景傷情,因此獨自吟唱歌仔戲曲調〈雪梅思君〉,歌詞道盡起伏的命運以及堅忍情懷。
楊士平表示,這齣戲呈現民國四十年代的生活片段,「陳蘭的精神就是台灣人的精神,台灣就是靠這些堅毅的女性撐起來的。」
飾演女主角的洪瑞襄表示,她找出當年陳蘭在黑貓歌舞團時的錄音,「陳蘭唱得很清淡,但是彷彿可以從聲音裡聽到她坎坷的一生。」
陳蘭現年七十六歲,對黑貓歌舞團的大小事情記憶猶新。這齣戲製作期間,幾乎所有關於黑貓的故事及歌舞,都是陳蘭親自傳授,對藝術與演出仍有一份堅持,但是陳蘭對自己的人生故事卻總不願多談。
梁越玲表示,陳蘭提醒她,大腿舞部分可以更好一點,也會一直叮嚀,記得告訴她演出的時間,她要帶朋友去看。「我四歲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一直到現在,母親都從來未曾抱怨自己的命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