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異鄉人來台足跡 台大展出

2011/03/08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

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成果展昨天在台大開幕,以民主、人群、經濟、教育、運動、藝文六個領域,展出台灣「值得收藏」事物的數位化成果。現場有故宮整理唐、宋、元書畫典藏製作成的數位型書桌,及記錄台灣原住民、外省人及「異人(異鄉人)」在台灣的歷史足跡和史料分享。
數典計畫辦公室副主任謝國興表示,結合建國百年,這次的成果展以「回顧」為主軸,呈現台灣的多元文化與生物多樣性,將在台灣大學圖書館展出至3月27日,並於4月1日至17日在科技大樓一樓展示區展出。
「人群」主題中,透過典藏記述捕捉曾存在於台灣的生命活動。以「外省人生命記憶資料庫」為例,計畫主持人張茂桂說,過去對外省族群的刻板印象,多半是菁英或統治階層的觀點。透過資料庫、呈現外省族群生命記憶,希望將民眾對外省族群的印向拉升至強調「人」或「常民」的部分。
該主題同時展出百年來台灣的異鄉人足跡,例如1953至1957年任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的藍欽、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之父八田與一、大量採集台灣半翅類昆蟲的生物學家梭德,及研發蓬萊米的磯永吉等。中研院士李德財補充說,為感念磯永吉對台灣農業的貢獻,在他1957年退休回日後,台灣還持續寄送蓬萊米給他。
台灣的原住民記憶,也出現在展場當中,人類學家潘英海1998至2000年間拍攝小林村的西拉雅族夜祭,更是難以再現的珍貴紀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