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開台先驅顏思齊 族人將訪台

2011-02-28
旺報【特派員洪肇君/廈門報導】

     福建廈門市海滄區顏氏族人有一萬多人,顏氏宗親會近年努力尋找明末開台先驅顏思齊各項遺跡,找到顏思齊在嘉義縣水上鄉的墓園,又有雲林縣北港鎮的開台登陸紀念碑。一百多名顏氏宗親預定3月底前往台灣,舉行謁祖尋跡之旅。
     顏氏宗親會祕書長顏水榮指出,顏思齊為漳州海澄人,出身地為青礁村,武勇有力,曾赴日本參與推翻德川幕府行動,事機不密,率漢人逃往台灣 島,當時台灣還稱為東番。顏思齊沿著笨港溪(今之北港溪)沿線建立寨寮,又大舉回泉漳招募貧戶游勇,建立起統治規模,鄭芝龍只是當時顏氏部將之一。

     台灣之名 因顏而來

     根據顏氏宗親的考據,顏思齊於明朝天啟元年(西元1621年)入台,1625年病歿,建設今之雲林縣北港鎮、嘉義縣新港鄉,使之初具街廓規模,據說台灣之名,就是因為顏思齊築「台」辦公,又臨海「灣」而來。
     廈門顏氏宗親會早就知道顏思齊在台史料,卻不知顏思齊葬於何方,直到前兩年,顏水榮遇到每年上萬人共同祭祖的桃園葉姓宗親會的人,無意中得知,顏思齊墓在嘉義縣水上鄉成功村三界埔,墓園整個被圈在軍事管制區內,雖列為三級古蹟卻少有人知。
     顏氏祭祖特刊編委顏建春說,顏家人考察過,台灣顏氏約11萬5千人,以台南縣下營鄉一帶最多,建有顏氏家廟,家廟楹聯清楚記載「從青嶕發 源」,再對照清朝年間廈門重修顏氏宗祠,有台灣派下子孫捐資鑴刻,顯然台灣顏氏同屬「魯國堂」,也是青嶕派下,跟嘉義縣水上鄉顏氏一樣,兩岸祖譜都能對接 得上。

     曾是明末海峽霸主

     顏思齊在明末率鄭芝龍等人,縱橫南洋到日本這一段海域,可說是當時台灣海峽的霸主,凡路過商船,不掛顏家軍旗幟者,都會遭到騷擾,曾有史 料記載,就憑這樣收稅,便足以支持軍隊的糧餉,而顏思齊屯墾台灣的遺跡,都還找得到,雲林縣水林鄉水北村就有一個地名叫顏厝寮。
     後來鄭芝龍接受明朝招撫,但又降清,才造成鄭成功與父親決裂,自起義軍奉南明正朔,被封為國姓爺。時至今日,顏思齊不再被稱為海盜頭子,大陸方面現在正名為「海上通商的捍衛者」。


新港鄉媽祖廟 建有思齊閣
2011-02-28
旺報【特派員洪肇君/廈門報導】

     台灣人因為鄭成功的關係,比較了解鄭芝龍,研究顏思齊的相對較少,其實顏思齊才是當年海盜幫的老大,鄭芝龍只是其下十餘部將之一。
     台灣人認定的開漳聖王是陳元光,開台聖王是鄭成功,可是大陸這邊也稱顏思齊為開台王。顏氏宗親多方考據,在清朝康熙年間任諸羅(嘉義)縣令的季麟光所著《蓉州文稿》中寫道,「萬曆間,海寇顏思齊據有其地,始稱台灣。」
     爾後其他記載有不同說法,但連橫在《台灣通史》中提出質疑,也認同季麟光的說法比較正確。據說顏思齊在笨港溪畔建立10個村寨,除了顏厝寮,還有其他遺跡,新港鄉媽祖廟奉天宮還建有思齊閣。
     顏思齊是第一個大量招募泉漳人士前往台灣開墾的漳州人,之後鄭芝龍受此啟發,招募上萬人赴台,這兩批就是今日台灣閩南人的先發祖。同時顏 思齊也是第一個在台灣建立行政機構的人,只是這些行政機構都歸他自己管,不屬於當時任何一個政權,而鄭芝龍則依附南明,鄭成功承其遺緒,到鄭克塽投降滿清 之後,施琅再帶進清朝行政編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