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2日 星期五

華夏第一鼎與黃帝之死

【聯合報黃竹】
2010.02.04 04:16 am

黃帝死前,在今日湖北省襄樊市附近的首山採取銅礦,熔銅製鼎。製成當日,有龍從天而降,把黃帝以及妃儐、近臣七十餘人載到天上。其他小臣也一擁而上……他們只抓到了龍鬚……
黃帝曾製鼎,卻慘遭失敗?
記得還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常常因便參觀歷史博物館。一進門,看到的就是一個巨大、黝黑、斑駁的銅鼎。雖然歷史課本、文物雜誌中,煞有介事的說,此鼎彌足珍貴,是古代王權的象徵,為後世珍藏的寶器。但總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覺得它遠不如後頭收藏的玉器,精雕細琢令人讚嘆,也不如書畫,可供人品頭論足、附庸風雅一番。
轉眼四十年,早已脫下青布衫,改穿實驗衣,窩在實驗室裡,整天為實驗發生的問題攪盡腦汁,思索改善之道。有一天心血來潮,參觀了中研院史語所的博物館,看著琳琅滿目的青銅器,突然觸景生情,遙想遠古時代,開始創製如此龐然大鼎時,必然經歷過無數的試驗與失敗。然而,究竟有誰見證了這個過程?一時興起,翻讀了一些塵封已久的古書,以及近代考古的文章。突然了悟到,古史中的史實,也許參雜在許多先民附會的神話,及以訛傳訛的傳說之中。如果能夠用較為科學的態度分析古史,也許會有一些嶄新的看法。也因此由古史的片段記載中,大膽的假設與推論︰華夏的始祖黃帝,曾經嘗試製鼎,卻慘遭失敗。個人考古知識貧乏,難以擔當小心求證的重任,筆之於文,也許可以拋磚引玉,引起專家們的注意及指正;否則,亦可為生活單調的上班族一資談興。
青銅鼎的來源,可簡單的從出土實物、史料記載兩方面探討。先由實物談起。銅鼎之所以珍貴,當然是物稀為貴。原因很簡單:其一,因為銅器比以前所用的玉石、陶器都堅固,可以傳之久遠。一方面象徵王權永固,一方面顯示對神靈、祖先的尊崇與紀念。其二,因為王室才有足夠的權力及財力,動員大批勞動力,開採銅礦,興建規模適合的作坊,並且掌握足夠的技術,控製高達千度以上的火溫,熔解含銅的礦石。銅漿注入事先塑造好的泥製範模之後,等到銅液凝固,泥範移除,再進一步打磨加工,才算大功告成。這麼繁複的工序,在當時,必然屬於高科技,是許多人歷經時日所琢磨出來的。而開始嘗試製造銅鼎時,一定經過無數的失敗,甚至因溢散的高溫銅漿而受傷,甚至於喪命!根據漢朝司馬遷所著《史記》一書中曖昧的記載,華夏老祖宗黃帝,也許就是其中一例。
關於「得寶鼎」
我們都知道,目前出土的銅鼎,最早是由三千年前的商代所製。更早的夏代,雖然最近逐漸有遺跡出土,並且發現小型銅器,但如商、周二代規模的銅鼎,仍付之闕如。可能大型的夏代王室墓葬還沒找到,或是當時的技術還無法掌握大型青銅器的製作,更有可能的是,技術也許已接近成熟,可是複製性(reproducibility)無法提高,所以沒有大量推廣的能力。而少數製作成功的夏鼎,則深埋在夏代中、晚期的某些王墓之中。總之,以夏代近五百年的歷史估算,夏初不太可能具有製作大型銅鼎的能力。如果再推前至少三百年,到黃帝時代,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根據這個推論,檢視《史記》中關於黃帝的記載,就非常有趣。《史記》是中國第一部通史,始於五帝之首的黃帝。在第一章〈五帝本紀〉中,記載他打敗前任華夏各部族的共主──炎帝,以及在華中地區稱霸的蚩尤,取而代之為華夏共主。其中與鼎有關的話,只有寥寥三個字──得寶鼎。這個鼎,當然可稱為華夏歷史上的第一鼎。「得寶鼎」三字,從字面上可有兩種解讀:一是得到前人所作之鼎。但是,根據前面的推論,這個解釋可以排除。二是製成了鼎。實際上,參考同書〈漢武本紀〉中,漢武帝和方士談論黃帝成仙的故事,可以隱約嗅出得寶鼎的來龍去脈──其實黃帝得的鼎,是自己製作的。但是,並未完工。
故事是這樣說的:黃帝死前,在今日湖北省襄樊市附近的首山採取銅礦,熔銅製鼎。製成當日,有龍從天而降,把黃帝以及妃儐、近臣七十餘人載到天上。其他小臣也一擁而上,想搭個便車,趁機上天成仙。但是,由於這條龍來去得突然,他們只抓到了龍鬚,還不幸斷了,只得留在地上號啕大哭。黃帝因為乘龍上天,他在一片騷動中所墜落的弓,是現場的唯一遺物,所以日後只有衣冠塚。
鼎毀人亡?
以現代的眼光看這個故事,有幾個重要線索:(1)事發當時,許多人消失了,連黃帝也屍骨不存,所以只能建衣冠塚;(2)讓許多人在同一時間徹底消失的,是一條來去無蹤的龍。這裡所說的「龍」,不可能是生物,只可能是來自自然界更為巨大的力量,才能這麼迅速乾脆。一個可能是電擊,但是電擊不可能不留屍體。第二個可能是由破裂的範模中噴流出來,高達一千多度的銅漿;(3)後世資料顯示,龍的身體千篇一律是扭曲的,和範模裂縫中汩汩流出,甚至於爆裂噴出,炙熱而泛黃紅色的銅漿,形狀頗為類似。如在夜間,應當極具震撼效果。所以,此龍可能是觸物即燃的火龍,將圍觀在旁歡慶銅鼎即將完工的眾君臣,燒得屍骨難辨;(4)銅漿體積有限,所以造成的傷亡有限,距離稍遠的小臣便不受波及;(5)銅漿離開火源後,迅速凝固,留下發黑的銅條,被後人當成折斷的龍鬚!
這個故事可能反映的是,黃帝製鼎的慘痛經歷。雖然鼎毀人亡,後人或許出於忌諱,或者出於神化,就一變而成乘龍升天的神話故事。司馬遷在黃帝的正史中,斥責這些傳說「不雅馴」,完全不採用這類荒誕不經的故事,卻在〈漢武本紀〉中,從方士之口,說出這個極具戲劇張力的傳說,留給後人參考。
然而,重要的是:經過無數人不斷的實驗改進,製鼎技術終於日趨成熟,造就了商、周兩代大量令人讚嘆的傳世銅鼎。所以從歷史的視野來看,文明的提升,建基於無數人的執著,與無名的心血之上。想到這裡,實驗瓶頸所帶來的沮喪,也就豁然而解了。
2010/02/04 聯合報】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