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百年傳播百家爭鳴

2011-05-02 工商時報 【蕭美惠】

   這100年來,臺灣的大眾傳播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先是日文為主、漢文為輔的報紙,接著是廣播電台成立,然後是電視台創立,現在則進入網路新聞時代。
   以5年級中段班為例,祖母那一輩開始有漢文報紙,母親在廣播聲中成長,自己是最早一代的電視兒童,下一代則是「數位原生」世代,習慣上網汲取新聞資訊。
   日據初期,臺灣所有報紙都是日本人經營,並用日文發行。初期臺灣有三家日報,分別是北部《臺灣日日新報》,中部《臺灣新聞》與南部的《臺南新報》。
   最具代表性的報紙是《臺灣日日新報》(1898-1944),由日人守屋善兵衛併購《臺灣新報》與《臺灣日報》而成。因為有臺灣總督府做靠山,可說與臺灣總督府共存亡。
   由臺灣人出資、發行的報紙《臺灣新民報》,一直到1932年才正式出刊,日本留學生吳三連受邀回臺主持編務。
   在日據末期,臺灣共有《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日報》、《臺灣新聞》、《興南新聞》、《高雄新報》、《東臺灣新報》等6家報紙。1944年,臺灣總督安葆利吉下令把這6家報紙合併為《臺灣新報》。光復後,《臺灣新報》改名《臺灣新生報》。創刊時,四分之三版面刊登中文,四分之一版面保留日文欄。

   光復後 開始實施報禁

   光復之初,國民政府宣布廢止新聞檢查,發行報紙一度不受限制。1949年,政府遷臺,隔年實施「戰時節約用紙辦法」,報紙限張發行,此為報禁之始。1951年開始,實行「限證、限張、限價、限印、限紙」五禁,是為報禁。報紙每日發行張數受限制,1969年後為3大張。直到1988年報禁解除,報紙都受到3大張限制。

   60年代 民營報紙起飛

   1950年代,是官營報紙的全盛時期,當時屬於黨、政、軍勢力的報紙包括《臺灣新生報》(省營)、《中央日報》和《中華日報》(黨營)等。60年代,民營報紙起飛,分別於1950年及1951年創刊《徵信新聞》(中國時報前身)及《聯合報》,超越官營報紙。
   90年代,報禁解除後,臺灣報業由於競爭激烈,加上電子媒體興起,官營報紙轉為民營。民營的《自立晚報》、《勁報》和《中時晚報》紛吹熄燈號。影劇娛樂類報紙《民生報》和《大成報》也未能倖免。

   2003年 蘋果日報來臺

   2003年5月,香港《蘋果日報》進入臺灣,八卦腥膻的內容,大幅彩色圖片,加上低價行銷,很快成為第一大報。
   在廣播方面,臺灣最早的廣播電台是1928年(昭和3年),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成立的「台北放送局」,之後數年內台南、台中、嘉義、花蓮等地的放送局也陸續成立。
   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廣(中國廣播公司),前身為央廣,創立於1928年。1954年,臺灣省政府成立警察廣播電台,並開放少量地方廣播電臺。1959年,政府凍結民營電臺開放。

   昔日老三台 政治色彩濃

   在電視方面,台視、中視和華視並稱「老三台」。早期臺灣的三家電視台都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分別代表了黨、政、軍三股勢力。
   台視創立於1962年,隸屬於臺灣省政府,是臺灣第1家電視台。
   中視於1968年創立,1969年開播,全部以彩色播映。中視開播3年後,瀕臨破產,因此改組,由國民黨取得經營權。
   緊接著,華視於1971年創立,初期軍系色彩濃厚,民國63年《莒光園地》開播迄今,當過兵的臺灣男性全都看過,沒當兵的也會為了該節目的美女主播而收看。

   國殤 電視節目變黑白

   老三台時代的臺灣電視史有許多現今看來有趣,甚至荒謬的現象。1975年(民國64年4月5日)蔣中正總統逝世。1個月的國殤期,電視節目全變成黑白畫面、報紙刊名改紅為墨色、全國學生的制服都得縫上一塊黑布帶孝、娛樂業被迫歇業以示哀悼。1988年,小蔣總統蔣經國逝世,電視節目再度變成黑白畫面,內容也都是些緬懷之類的影片。
   此外,當時的節目長壽到令現在的製作人羨慕,例如臺灣省政府為答覆民眾來信,台視便製播《省政信箱》,由1980年3月10日播出至1999年6月28日,共952集。
   1993年公布有線電視法,1994年開放申請,「第四台」(有線電視)時代展開。
   1995年,民視成為臺灣第一家完全民營的無線電視臺。1997年7月1日,公視正式開播,臺灣第一個公共媒體誕生。
   2000年電視購物興起,讓電視台的競爭從新聞、戲劇、綜藝,一路延伸到「有買有幸福」的購物領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