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故事與新聞/「卓越大學」的標準

【聯合報╱楊照】2011/05/05

為什麼在構想「卓越大學」時,竟然都不能給大學對社會的影響多留一點空間?……

「五四運動」最重要的旗手,由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雜誌,在第六卷第二期上,刊登了這樣一則啟事:

近來外面的人往往把《新青年》和北京大學混為一談,因此發生種種無謂的謠言。現在我們特別聲明:《新青年》編輯和作文章的人雖然有幾個在大學做教員,但是這個雜誌完全是私人的組織,我們的議論完全歸我們自己負責。和北京大學毫不相干。此布。

會有此一「布」,實在因為從任何角度看,《新青年》和北大的關係,都極端密切。《新青年》的前身是在上海發行的《青年》雜誌,因為陳獨秀受聘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才將編輯部從上海移到北京,然後吸引了許多北大師生參與其中。到了第六卷,《新青年》由原本陳獨秀主編,改成由六個人輪流主編,除陳獨秀外,其他五人是錢玄同、高一涵、胡適、李大釗、沈尹默,六個人,統統都是北大教授!
《新青年》的確不是北京大學的機關報,北京大學不該為《新青年》的言論負責,這是事實。不過《新青年》的影響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北大,許多讀者出於雜誌編者、作者是北大教授,尊重北大的心情,熱切地閱讀,進而支持《新青年》的言論。換另一個方向看,在那個時代,北大的影響力,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新青年》;透過《新青年》,很多人才知道這些大學教授們在想什麼,受到強烈刺激感覺到:啊,這些教授的主張果然不一樣!
啟事無法否認的,是北京大學和《新青年》在這方面的連結。沒有北大的背景,不會有那樣的《新青年》;沒有《新青年》作為介入社會的管道,也就不會有那樣的北大。1920年,陳獨秀將《新青年》編輯部搬回上海,中斷了和北大同仁間的密切互動,很快地《新青年》就面貌大變,也就不再能有過去的社會影響力,就是最清楚的證明。
沒有人能否認「五四」時期的北大,可以列名在人類歷史上最傑出、最卓越的大學上。那個北大並沒有驚人的預算費用可以花用,更不是將其傑出、卓越建立在論文數字上;那個北大是靠積極介入社會、認真吸收新知、提供社會特別寬廣的視野和特別深刻的分析,形塑其崇高地位的。
此一時彼一時,經營大學的理念自然會有變化,不過人類經驗的底層畢竟不可能全無跨時代的普遍元素,讓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在構想「卓越大學」時,竟然都不能給大學對社會的影響多留一點空間?為什麼可以全然不在乎大學與社會的互動因素?這樣的「卓越大學」放在人類歷史的大幅度標準下,能「卓越」到哪裡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