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歷史篇/那一年,老爸您好酷!



蒐集老照片,不必求全,只要有些數量,就可開始整理和做文字記錄。P4、5、6三頁有讀者提供的圖片和文字,他們做的圖文記錄,提供大家參考。
歷史篇:以本篇來說,聯合報今年每天都會刊登一張60年來的「老照片」,讀者可剪下來,對應家族老照片的時空背景,「國事、家事」老照片搭配,比照之下有一番滋味。

民國34年,日本投降,二戰結束。老爸當時18歲(前排,雙手搭在同伴肩上者),在日本神奈川,與一群台灣少年等著回台灣家鄉。




二戰末期,有八千多名優秀清寒的台灣少年,受過日式教育後,在「扶桑夢」的吸引下離家赴日,在「高座海軍工廠」半工半讀,他們背後的戰鬥機,有個名字叫「月光」。

這群台灣少年的故事,曾被拍成紀錄片《綠的海平線》。
「當船愈開愈遠,台灣島漸漸沒入海面下,將海平線染成一片綠色,此時才真正覺得家鄉已遠……」,這是《綠的海平線》片名由來。
「台灣少年兵」在戰後陸續返鄉,經歷了戒嚴時期,1988年(民國77年)解嚴後,第一屆「台灣留日高座聯誼會」成立,會員多達3200人。
2003年,當年少年工已成80歲的老人。這一年,適逢高座海軍工廠成立60周年,當年的少年約六百人赴日舊遊,日本政府並頒發遲來的畢業證書,當時在日本是最轟動的新聞。
【2011/01/30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