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3日 星期四

百年思索/陳芳明:在台灣寫中華民國史

【聯合報╱陳芳明】    2011.01.02 05:10 am

歷史的撰寫與詮釋,並非只是在總結過去的成敗。具有反省能力的國家與社會,在保留歷史記憶之際,也必然對未來投射長遠的理想。《中華民國發展史》由政治大學文學院主持編纂的時刻,既在回顧近百年歷史的動盪起伏,也在展望家國台灣的開闊航向。
 
中華民國 與台灣痛苦會合
中華民國與台灣的會合,確實經過一段痛楚的政治經驗。一九一一年中華民國建立時,台灣已經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十六年。中國白話文運動在一九二○年前後發軔之際,台灣的日本語教育已經宣告成熟。國共第一次合作時,台灣知識分子正投身於批判日本的統治。中國左翼運動在一九三○年代臻於高峰之際,台灣總督府正大肆宣揚這個海島的現代化運動已然成功。一九三七年日本軍閥發動侵華戰爭,刺激中華民族主義的持續高漲;而台灣社會已經被迫扮演軍事行動的支援角色。一九四五年中國抗戰勝利,台灣人在精神上竟然與日本人一起投降。
 
敵對發展 二二八悲劇發生
兩條歷史軌跡,幾乎是以平行的形式,甚至是以敵對的立場在發展。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時,顯然已經預告歷史悲劇就要發生。一九四七年爆發的二二八事件,相當鮮明地反映兩種歷史文化相遇時所擦出的劇烈火花。國民政府從來沒有想到,國共合作會演變成國共內戰;更沒有想到在內戰中全然慘敗,甚至也未預料,最後必須流亡到台灣。現代史上發生的最大流亡移民浪潮,終於在一九四九年的台灣海峽得到見證。
歷史從來不能預先設計,因為那不是人的有限智慧與主觀願望所能掌握。國際環境與海島格局,逐步規範中華民國政府必須在台灣接受長治久安的命運。實施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文化,確實對島上的在地住民與外省族群構成極大傷害;但也恰恰在於形塑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條件。早期移民與晚期移民都在學習如何相處,而政府結構也在學習如何自我改造。
 
七○年代 本土化改變台灣
這樣的改造始於一九七○年代。中華民國政府首先受到退出聯合國打擊,接踵而來的是一九七二年「上海公報」的衝擊。從此在國際上日益孤立,在國內則受到民主運動的挑戰。蔣經國在迎接逆轉時代到來之際,率先提出本土化政策。對於以反攻大陸為職志的中華民國政府來說,這是一次政治思考與政策實施的大轉彎。而這樣的政策,已使台灣社會發生急劇的變化。
本土化是一段漫長的歷史過程。從政府改造來看,首先是在公家機構開始大量提升本省籍人士。到達一九八○年代時,國會開始實施增補選的方式,在原有法統不變的情況下加掛車廂,讓本省籍擴大參政機會。使得民主意識不斷高漲,從而也刺激草根反對黨運動的崛起。從社會改造來看,十大建設在一九八○年代次第完成,台灣經濟起飛尤其是新竹工業園區的設立,使台灣做好準備,逐步與全球化趨勢接軌。這種經濟上的轉折,創造了台灣奇蹟,資本主義的高度發達,終於使中產階級穩健誕生。伴隨而來的是改革願望篤定成長,反對黨運動正是凝聚這種願望的具體表現。一九八六年民進黨成立,一九八七年宣布解嚴,一九九○年國會法統退場,一九九一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歷史節奏從此加速前進,台灣社會遂從封閉階段邁向開放時期。
 
不分省籍 民主成族群共識
歷史便是這樣寫出來,清楚記錄著島上住民的省籍界線慢慢模糊,而民主理念則昇華成為所有族群的共同理念。如果要在人類歷史上找到和平演變的例證,台灣的民主記憶正是最佳的一個注解。然而,這種和平演變的深刻意義,便是全體住民的意志使中華民國政府得到合法而合理的基礎。
這是台灣歷史過程中的大翻轉。集合所有族群的智慧,通過民主方式,使中華民國政府獲得全盤改造。那是一個開放的政府,任何政黨只要受到人民的同意,便可輪流執政。民主的最大暗示,便是政治權力的取得,不再依賴少數利益集團,也不再依賴多數族群人口;而是取決於全民的共同意志。不僅如此,這樣的意志,使任何革命危機或政變企圖悉數化解。曾經扮演威權體制角色的國民黨,也在人民強烈意志的要求下,搖身變成民主政黨。這是台灣歷史對世界所展現的一次漂亮演出,尤其對華人世界而言,這也是一個相當出色的典範。
 
記憶相遇 殖民史vs.民國史
在台灣寫中華民國史,從來未曾遺忘發展過程中的兩個源頭:一是殖民史的經驗,一是民國史的追求。前者受害,後者受創,雙軌記憶相遇時,不能不從大磨合的痛苦中完成大結合的願望。兩條歷史都嘗試從巨大挫折的深淵自我改造,自我救贖。如果其中有任何一方拒絕改革或訴諸革命,今天所書寫的歷史內容可能就不會如此富饒豐碩。
中華民國史進入建國一百年的時刻,誠然有其精彩的成就。在政治、經濟、社會各個層面,都使島上住民獲得前所未有的自信。如果沒有相應的政治、經濟條件,就無法成就言論自由、思想開放的燦爛文化。一個國家的文化生產,無疑是全體住民的力量相互會通、相互凝聚的結果。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有政治立場的選擇,也有意識形態的分立。從表面看,似乎極為紛擾;從實質看,卻彰顯了台灣社會能夠承受的文化容量與幅度。因為有足夠的想像空間,每種政治信仰者都獲得平等表達的機會,無需忌諱受到思想檢查,更不必擔心受到政治鬥爭。
 
中華民國 歷史一直向前走
在國際社會,中華民國長期處在困頓的孤立狀態。但是苦悶的外交條件,並沒有使文化生產力減緩下來。台灣的民主開放,容許一切能夠創造的能量持續釋放出來。在歷史上,島上人民不斷被凝視、被解釋;然而民主運動開展之後,便開始進入自我凝視、自我解釋的階段。通過一九九○年代,民主體制確立之後,台灣已經具備能力可以凝視別人,解釋別人。中華民國的發展經過這三個階段的歷程,巍然成為擁有文化實力的國家。歷史並不因此而停滯下來,當台灣的志工文化、藝術成就、經濟能力可以向國際輸出時,中華民國將不是外交孤立所能封鎖。更高的智慧,更長的世代,必然使台灣找到歷史出口。中華民國史在現階段的撰寫,正是這種信心的強烈暗示。
(作者為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2011/01/02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