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台灣大百科/每一詞條 平均經過十次修訂


【聯合報╱周美惠】
2009.11.24 02:23 am

甫上線,網站即塞爆的「台灣大百科全書」,雖然號稱是「專業版」與「大眾版」的結合,但為確保內容品質的真確無誤,目前即連是「大眾版」也都邀請各領域「達人」撰寫,平均每一詞條經過十次反覆修訂。
台灣大百科計畫主持人王榮文強調,此一百科全書著重客觀中立,「絕不能因為換政府就修詞條」,因而找中研院「壓陣」,確保不受干擾。他並強調,百科全書上線只是開始,更困難的是日後的持續更新維護,他估計至少得由廿位人力進行修訂維護工作。
大百科的編輯,有格式一致的撰寫文體、編纂體例和書目查證。編輯流程,從原稿送百科編輯校讀,再由撰稿人確認、編輯定稿、送學術審、百科編輯、撰稿人校訂修改、編輯、監修到最後定稿,一般最少七道程序,若詞條改動較多,或撰稿人與編審有待溝通,則需十道以上程序。
編審人員負責審查知識的過程博採眾論,而非一家之言。編審委員在討論單一詞條由誰撰寫時,基本上會先考量到撰稿人選能否持平、客觀,而百科全書的撰寫體例也有此要求。
對於具有高度爭議的詞條則採客觀、平衡原則。例如: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所長薛化元撰寫的「台灣地位歸屬問題」詞條,他將問題形成的歷史背景、法理問題及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事實統治,乃至國際關係到國內不同政治立場和見解,都有清楚描述,完整呈現這個問題的兩面見解。
此外,台灣大百科全書的文學卷編審委員在擬定知識架構時,曾有兩種不同見解,一是依文體、作家、文學組織、思潮等來建構詞條,一是依年代來建構。這兩種架構,在文學辭書上都有人採用,台灣大百科全書的文學卷編審會,也曾出現過兩派主張,後來討論決定採用年代,分為原住民文學、古典文學、日治時期文學、戰後初期文學、五○年代文學、六○年代文學等,一方面是編審委員多數傾向以年代為架構,另方面現階段學術研究也較習慣以年代為命題。

【2009/11/24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