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0日 星期六

台灣冰河遺跡 降至海拔2800公尺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市報導】
2010.01.26 03:48 am

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齊士崢研究八通關冰川地形,在金門銅斷崖附近採樣,舉出冰河遺跡證據,一舉將台灣冰河地形從三千公尺以上,下降至海拔兩千八百公尺,是台灣所觀察到最大規模的冰河地形。
去年八月,齊士崢帶著學生張姍姍、陳佳宏、王子揚與陳其駿前進八通關、金門銅斷崖,探勘冰河遺跡。師生在海拔約兩千八百公尺的八通關舊河道沈積層及西側的側冰磧採樣,進行碳十四定年及光螢光定年。師生趕在八月五日下山,隔兩天莫拉克颱風來襲,古道中斷至今。
台灣冰川研究的開端是在一九三二至一九三五年間,日本學者鹿野忠雄等人進入人煙稀少的中央山脈,進行高山地形調查;發現了南湖山區特有的圈谷地形、堆石堤,認為曾有冰河存在。
日本學者接著在雪山、玉山、秀姑巒山等山區也發現端磧、圈谷、擦痕等冰川地形。依據圈谷分布的高度,推估末次冰期台灣雪線高度約在三千三百至三千五百公尺之間。
他說,這次研究除了將台灣冰河地形從三千公尺以上的說法,下推至海拔兩千八百公尺
另一重點,是從地質及採樣處推論,此處冰河潮長達五、六公里。遙想數萬年前壯觀的冰河畫面,台灣很少有如此大範圍的冰河遺跡。
2010/01/26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