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感時篇/「書院」與「漢學中心」

2010/05/13
【聯合報╱張作錦】

書院不必然設在台灣之外,更不必然與大陸競爭

馬英九總統競選時的文化白皮書中,規畫「有系統的與歐美國家社區合作設置『台灣書院』,開設哲學、文學、藝術等相關課程」,這項政見恐怕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馬總統春節時與表演藝術團體座談,再提此議。有報導說,「台灣書院」之設,是為了「抗衡中國大陸的『孔子學院』」。現在,總算有了具體消息。文建會主委盛治仁4月27日在立法院表示,近期將在美國休士頓和洛杉磯各成立一所「台灣書院」,除了漢語教學,也會介紹台灣文化。立委蔣乃辛說,大陸在全球普設「孔子學院」,並積極想成為漢學中心,台灣只有所謂「書院」的兩間教室,預算只有2,000萬元新台幣,怎能與大陸競爭?
「書院」是什麼呢?據歷史學者李弘祺、鄧洪波教授的研究,書院一詞從八世紀以來就已出現。現在可以找到最早使用「書院」這兩個字的是唐代人蘇師道,他的〈司空山記〉一文曾提到「光石山書院」,應當早過唐玄宗時代的「集賢書院」、「麗正書院」。起初,文人把自己讀書的書房叫「書院」,到了第九、十世紀,由家庭或家族興辦的私人學校也稱為書院。這期間,書院發揮了補充官學的功能,特別在宋代統一中國之後,家庭式的書院培養年輕子弟經由科舉進入仕途,對政治發揮了很大的影響。
在中國書院發展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首推朱熹。他十九歲時就以優異成績通過科舉考試,但他很快意識到教育應該有更遠大的目標,乃決心提倡一個不以科舉為做學問中心的運動──創辦書院。他認為教育應免於政府的干涉,而中舉做官也太功利、太庸俗,他要學者在書院中找到求學的理想。與他同時的陸九淵,也接受這個信念,認為學者必須擺脫流俗的學校教育,轉向書院去追求真正的學問。
書院運動產生了「宋明理學」,在中國教育史上、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國的書院也影響了日本和韓國,構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圈」。
綜上所述,書院是啟迪知識、涵養性靈的地方,不是僅授漢語技能的塾館。朱熹原意要書院擺脫政治的干擾,現在我們更不可把它作為一項政治工具。所以台灣書院沒必要和孔子學院抗衡,也抗衡不了。大陸已在88個國家設立288所孔子學院,我們的財力和人力能跟人家爭嗎?再說,弘揚漢學,華人有責,殊途同歸,功成不居,又有什麼必要爭呢?
另外,台灣書院未必只能設在國外,也可以設在台灣。我們的大學教育愈來毛病愈多,愈走路子愈窄,有識之士已一再提出評論和建言,但看來是積重難返。書院如設在國內,或可補「官學」之不足,讓離開大學校門的人,得有機會再從名師遊,繼續進德修業,使他們的學問更精、思想更深、視野更廣。這樣一批批青年學者的出現,以「漢學」代表的中華文化才有能力對人類整體文化有所增益。
「漢學」一詞很空泛,但可舉一實例以明之:1949年中央政府退守台灣,在驚魂甫定之後,當大陸批孔、文革之時,老蔣總統提倡「復興中華文化」,若是只喊口號,不會有什麼用,但他把錢穆從香港請回來,把林語堂從美國請回來,把張大千從巴西請回來,胡適也回來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漢學」在其中矣!中華文化在其中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