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感時篇/讓「六四」出走的人回家

【聯合報╱張作錦】    2010.08.19 04:08 am

──大陸應從人道和人才兩方面認真考慮這件事

來自美國的消息,「股神」巴菲特計畫延攬李祿為接班人,掌管他1,000億美金(3.2兆台幣)的投資事業。
台灣讀者對李祿應不陌生,他是「六四」天安門學運領袖之一,出走美國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學位,棄政從商,設立投資公司,成為華爾街名人。
與李祿一同流亡美國的「廣場青年」,多在名校畢業,並各有自己的成就:柴玲創設電腦公司並自任總裁,沈彤是萬視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封從德設計網路資料庫,王丹從事文教事業。
這些年輕人,當年在北京的通緝令下,倉皇去國,到新大陸一無憑藉,二十年後有這樣的成就,一方面固由於他們的刻苦奮鬥,另方面也證明他們有優秀的資質。今天,中國大陸正經由經濟起飛邁向「大國崛起」,李祿這批人,都在四十歲出頭,正值人生巔峰時段。以他們的先端專長、創業精神,以及國際經驗和視野,如能回國投身建設,對大陸那是注入了怎樣的養分與動能?
至於同他們一起出走的師長輩,景況則因人而異。
曾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的方勵之,是天體物理學家,他抵美不久就在亞利桑那大學任教,生活安定,又能繼續從事研究,不幸的是2007年有喪子之痛。
原社科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嚴家其,當年他的《首腦論》和《文革十年史》,是大陸劃時代的著作。到美國,生活不免落寞。他在回憶錄《生命樹的分岔》裡,曾詳述「流亡生活記事」:他隱瞞學歷和經歷,應徵機關工友而落選,曾為披薩店送外賣。
趙紫陽重要幕僚陳一諮,曾主持「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在美「流亡不忘建國」,辦了二十年《當代中國研究》月刊,向大陸提供政策建議。他現在身罹癌症,要求回國治病,尚無結果。
郭羅基原在北京大學任教,1979年寫了一篇文章〈政治問題是可以討論的〉,被調到南京大學。「六四」後教授資格被取消,不准上課,他終於出亡,現住波士頓,境況並不盡如人意。
1989年,北京四通公司是大陸少數大企業之一,總裁萬潤南廣為人知。「六四」時,官方認為「四通」拿錢策助學運,萬潤南上了通緝榜,現居美國,無復當年之「雄財」大略,英雄無用武之地矣!
以《人妖之間》一書著名的資深記者劉賓雁,等不到落葉歸根,2005年因癌症以八十歲客死新澤西州。
道地中國人高行健,卻以「法國人」身分得到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人既未回中國,得獎著作據說也不願在國內出版。
寫《河殤》的蘇曉康,嘆息「得到了天空卻失去了土地」,隱居普林斯頓,創作似乎愈來愈少。
「六四」已過去二十年,政府也換了好幾屆,這一不幸事件,不能常擱在中國人心裡,應該做一了結,讓政府和人民「和解」。而容許出走的人回家,或不失為和解的第一步。大陸正崛起為一強大國家,且立意以追求改革開放與世界文明國家接軌,那就應該有信心、有能力做這樣的決定。
李祿這些人為什麼只能替美國人賺錢?方勵之為什麼只能教育美國孩子?高行健為什麼只能替法國人拿諾貝爾獎?早幾年的劉賓雁和現在的陳一諮,為什麼不能回故鄉治病療傷?大陸在人才和人道兩方面,都應認真考慮這件事。
【2010/08/19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